最近熱播的《都挺好》,掀起了很多熱點話題,包括“原生家庭”。我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不會陌生,當年阿耐火遍大江南北的作品《歡樂頌》里,五個女主角沒有一個不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聰明睿智如安迪也未能幸免。
“原生家庭”成為時代熱詞,很多人終于找到一個發泄口,理所應當地認為“原生家庭”是原罪。我不否認“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但是將所有的不好都歸為“原生家庭”的錯,這種觀念是否偏激呢?
小說《如父如子》里給出了答案。
正如書名所表達的那樣,小說主題是父子關系。小說男主人公野野宮良多家境優渥,過著幸福平淡的日子,可是突然有一天得知由于醫院疏忽,他和齋木雄大的孩子抱錯了。
野野宮和齋木家情感上都沒法接受,但既然是事實,也只能解決。在良多想將兩個孩子都養著的想法破產后,兩家按照醫院說的“遇到這種情況,最后都會交換過來”,將慶多送到齋木家,琉晴送到野野宮家。
接回琉晴后,良多開始像對待慶多一樣嚴格要求他,想要他變得更自律更優秀。齋木家條件不是很好,可齋木家親子關系很和諧,因此即使在野野宮家物質條件得到極大滿足,琉晴也不快樂,總和良多對著干。面對很像自己的琉晴,良多根本不知道怎么辦。
以前慶多在的時候,對他總是很順從,即使自己不擅長,每天也自律地練鋼琴,只為博得良多的贊揚與關注。良多總覺得慶多不夠優秀,很多方面不像自己,對于慶多的討好與渴望,他從來都是公事公辦的嚴厲態度,相處起來很別扭。
但那時候,他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直到親眼見到齋木家父子相處方式,才刺激了他心底最深處的隱愿。
兩個家庭最后一次相聚露營時,看著齋木陪著孩子們一起放風箏互動玩耍時,良多覺得不可思議:
“我父親從來都不這樣!”
是的,他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的父親沒有給過他那樣的溫暖,他也不知道怎樣去給自己孩子溫暖。就像他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父親相處一樣,他也無法以正常的方式和自己的孩子相處,無論是慶多還是琉晴。
上一代的父子關系,直接影響了他和兒子的相處方式。他很焦慮,因為埋在心底的情感無處寄托,他心底有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不知不覺,良多就模仿了自己的父親。
就像我們現在形容“原生家庭”影響的一句話:我終于成為了另一個TA。良多終于成為了他父親,成為自己曾經最不屑的人。
而雄大對他說:
“不過,你也沒有必要向你的父親看齊,對不對?”
這就是答案。
你沒必要將“原生家庭”的錯誤延續下去。
我有一個同學,因為“重男輕女”思想,在家里很不受待見。她高考分數達三本線,想復習家里不讓,讀三本家里又不給出錢。父母讓她出去打工掙錢,說反正女孩最后要嫁到別人家。她死也不愿意,寧愿邊打工邊上學,立志要通過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最后她做到了。
阿耐的作品里出現了很多不同形式的重男輕女,有家境很差的樊勝美、有小康家庭的蘇明玉、有家境優渥的曲筱綃。這三個女性,每一個能力都不差,可是境遇卻大有不同。
寄希望于別人的樊勝美,使得自己和尊嚴都成為犧牲品;而蘇明玉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包括事業和愛情;曲筱綃父母帶給她的不安全感,最終被趙醫生治愈。
原生家庭欠了你的,你要自己找回來。
在網上看到過一段話: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并非每個人都能很幸運,但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的很幸運。雖然通往幸福的途中有很多艱難險阻,可披荊斬棘之后,一定會在希望的晴空的下涅槃。
“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可忽視,但我們可以下意識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就像野野宮良多,在無數次困惑與掙扎之中,他終于重生,以自己的方式做一個合格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