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娜八月第一次打卡《山海經》
緣起:選擇這本書主要有兩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年齡越大,越發覺自己對于歷史的淺薄,發現其實很多東西是一脈相承,有它自己的發展特點的,而很多的道理也好,成功也罷其實在前人的故事里都演示過的,我們只不過需要去糟粕,取精華,在現代社會里高效仿罷了,所以對歷史對地理的渴求越來越大。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是為愛情,而是這本書的藍本就是山海經故事,所以覺得山海經應該是一本比較有趣的書。
書籍簡介:《山海經》被譽為最神奇的上古地理書,內容豐富,包含歷史、地理、民族、神話、宗教、生物、水利、礦產、醫學等諸方面內容的古代著作,堪稱中國遠古社會的百科全書。
書籍:此次選擇的書是中國歷代經典寶庫里面的版本,作者是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李豐楙,他的研究領域以中國文學、道教文學、道教文化、華人宗教、身體文化為主;名字里的楙字就很有將就,音mao第四聲,同茂字,司馬相如曾說過“夸條直上,實葉君楙”
感受一:多讀古籍
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向于人間的,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古往今來,圣賢才智,歷代著述, 大多圍繞著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都表達著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家國的情懷,對蒼生萬物的期待。很多人現在追捧的謂之經典書籍大多也是從人性的角度去剖析管理學、成功學。早在幾千年前,這些成功的哲理與方法就已經誕生,只是在現代文明的旗幟下,我們丟失了而已。從某種角度上說,五四以來的西化狂潮說是營造了我們的時代感覺與世界精神,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削弱了我們的文化認同與歷史根源,使我們在現代化的整體架構上模糊了著力的點,漫漶了精神的面。所以,我是非常支持多讀古籍的,只有在古籍里面循序漸進、自淺而深的悟透和參透人生哲理,我們才能遇事不慌,處事有余,才能真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心靈的自由與社會的成功。當然怎么讀古籍,很多人認為古籍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各種私塾、傳統文化教育學院紛至沓來,蜂擁而至,層出不窮。我認為讀古籍要從我們這代青年開始,特別是準備做父母和剛剛做父母的青年,只有我們系統的去參讀古籍,切實去理會,參會讓傳統的血液不流于表面而是滲入骨子里,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能真正領略古籍的美好,否則大多都是曇花一現,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正直青年的我們才是主力年。
前兩年很流行一句話,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大家也大多都信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經典作品就是名師,在讀它們的時候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陶淵明所說的獨坐草木扶疏的南窗下,微雨好風俱來,伴著一酌春酒,欣欣然“汎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頓覺宇宙寬廣,視野開闊,忘卻人間世的煩擾,確是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