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應該就知道今天推介的書目和泰戈爾有關。沒錯,今天可樂為大家推介的,就是泰戈爾非常著名的詩集之一《飛鳥集》。
說起泰戈爾,所有人都不會陌生。就算不知道他這個人,也一定知道他這句聞名遐邇的詩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他是印度近代著名作家、詩人、哲學家。全名: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他從少年時代起,就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他地作品涉足詩歌、小說、戲劇等領域,并且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當然,最能體現他的風格特征的,就是他的詩歌。而他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也是他的詩歌。
在印度,以及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泰戈爾都被尊為“詩圣”。
今天推介的《飛鳥集》,(名字的由來于:“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是泰戈爾的代表詩集之一。全集由105段詩歌組成。雖然每段詩歌都只有簡短的兩三句話,但在泰戈爾清新自然的筆調之下,卻總能為我們打開一扇認識世界的新窗戶。
在這些短小精致的詩句里,我們可以思考的東西,非常非常多。關于愛,關于世界,關于生命,關于死亡。
而作者最想讓我們感受到的,就是他對待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對愛的思索。眾所周知,文學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所以泰戈爾的靈感,也是來源于他的生活。他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巧妙地隱去了一些苦難與黑暗,而將所剩的光明與微笑毫無保留地獻給了作為讀者的我們。這是一種仁慈,也是一種大愛。
所以,即便沒看過這本詩集,只要稍微了解過泰戈爾的人,都會知道,愛是泰戈爾創作的主題。他本人對愛的思索,更是涵蓋了許許多多個方面,既包括青年男女之間純真的愛情,也包括母親對孩子無私真摯的母愛,以及更宏觀層面上的人與自然之間必須天人合一的和諧之愛……
而在各種各樣的“愛”里,泰戈爾寫過最多的,就是永恒的愛情。他毫不吝嗇地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來歌頌愛情的美好與偉大。
在泰戈爾眼中,世界需要愛,人生也需要愛。大概沒有愛,不論是我們還是世界,都是不完整的。正如他在《飛鳥集》中所寫的一樣:“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后的話吧。”
另一方面,泰戈爾的靈感也來源于自然界的無償饋贈。
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將自然界的一切都擬人化了。這樣純真如同稚子的表達,讓自然界的一切風景,因為他的筆觸,而生動明亮起來。
在他的詩句中,天空和大海可以對話,鳥兒和云也可以對話,甚至花兒和太陽之間都可以對話……這一切都是因為在泰戈爾的眼中,世界是充滿人性化的,自然也是充滿人性化的,世間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生為為人,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這大概傳遞的,就是萬物有靈的意思,萬事萬物在這世間各安其生,我們和諧相處,我們互利共生。
這么一想,生命又多了幾分期待,也多了幾分幸福美滿的可能。
老規矩,推薦詩集,總要分享其中我喜歡的精品,希望你也能喜歡。
第一首,必須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啊!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愛到癡迷
卻不能說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
而是想你痛徹心脾
卻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愛
卻不能夠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彼此相愛
卻不能夠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
卻裝作毫不在意
所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
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樹枝無法相依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星星沒有交匯的軌跡
而是縱然軌跡交匯
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飛鳥與魚的距離
一個翱翔天際
一個卻深潛海底
第二首就很簡短了: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第三首:
我是一只曠野的鳥,在你的眼里找到了天空。
第四首:
你微微地笑著,不同我說什么話。而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待了很久。
最后一首:
某一天,我夢見大家互不相識,醒來卻發現彼此相親。
祝好,我是可樂!點開之際,愿你收獲詩的心情,也收獲詩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