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看到《掃除力》這本書時的情景,那是近十年前剛剛出現團購的時候,我在鼓樓附近一家圖片光輝燦爛,現實破破爛爛的云南菜餐廳吃一個很便宜的團購套餐,餐廳很小,人很多,菜也上的很慢,在漫長的等待之余,我便把眼光放在餐廳角落一個破破爛爛的書架上面,因為離著什剎海、南鑼鼓巷不遠,所以書架和書什么的,大家都懂的,都是必須要有的。
只不過店主東的態度實在是太過敷衍了,不滿一架的所謂書里大抵都是各種時尚雜志,剩下能被真正稱為書籍的存在里,也找不出什么能看的東西,在這種閱讀背景下,《掃除力》成為自家的無奈之選。雖然只是出于對書名的好奇隨意拿起,但一看之下,一下有眼界大開之感。在這本書之后,又陸續看過了作者后續數本在大陸發行的《掃除力》系列圖書。感覺和之前若干強出續集的圖書和電視劇一樣,內容越來越乏味,讓人越來越無感了。
曲指一算,從10年在大陸出版《掃除力》到現在,光是已經在大陸發行的,作者關于掃除力的圖書便有13本之多,也難怪有豆瓣網友說這位作者是吃上掃除力了,信哉此言。
我當然相信掃除力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我絕不相信掃除力能解決問題,比如主觀武斷的說,當年日本戰敗是因為沒有踐行掃除力法則嗎?明明是失道寡助,倒行逆施的結果嘛。
所以,對于作者數年里一直圍繞著掃除力說來說去,寫來寫去,講來講去(各處做講座)這事兒,個人還真有些信息過載的來。實際上,相信有這種問題的不止自家一個,看看豆瓣上的閱讀量吧,出版于2010年的第一本《掃除力》,閱讀人數和評價數量是何等之盛,而這兩年推出的? 系列不過20幾人讀過,只有兩篇所謂的書評存在這事兒,說明大家已經用行動投過票了。
更令人好氣好笑者,是作者本人似乎也犯了日本作家的通病----注水式著書法。明明三兩句就能說明的問題,偏偏要花上一章,有時甚至是一本的內容,說來說去,反反復復,各種方式各種角度的將一個簡單道理大講特講個沒完。
手頭在看的《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是這樣,這幾年的《掃除力》系列也是這樣,而且在后面幾章也都是清一色的整些讀者實踐經驗來占頁面。這一點,對于飽受各種地方臺廣告及電視購物廣告及廣播中的賣藥廣告洗禮的中國受眾人群來說,還真不算什么,如果有那種讀書以后有洗心革面、醍醐貫頂的讀者,那TA一定是電視廣告還看的不夠多罷了。
這里不是挖苦也非諷刺,個人也曾沒少有過看過某書一下趕腳大徹大悟,深覺今是昨非的時候,甚至當年初讀這本《掃除力》的時候也極有看到新世界的感覺,但“懂得很多道理,并不等于就過好這一生”的。這個鐵律,已經有無數人用無數事實證明過了,自家在此也不必多說,總之事事都是可從書上學,但還需親自做,知行合一的口號喊的太久了,從刀耕火種的春秋戰國一直喊到現在,但真正做到的么,那就少之就少了。
以剛剛聽完《掃除力:看到你的早晨就知道你的能量》《掃除力 : 看到你的桌面就知道你的效率》為例,和作者之前那幾本《讓你跨入有錢有閑族的掃除力》《實現夢想的掃除力》《加速成功的掃除力》一樣,輕薄無比,整本書里只談了一兩個問題,其中的《掃除力:看到你的早晨就知道你的能量》與那些《晨間日記的奇跡》一般的同工異曲。上豆瓣上搜搜看,作者還有一系列的《找到優質男的掃除力》《三天讓你轉運的掃除力》《生意興隆的掃除力》。
此情此景,令人捂臉失笑之余,倒讓我想起詩經周南中的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只不過這首詩中采苤苢的姑娘們是一氣采完,而舛田光洋先生對掃除力的采集收割工作看起來是打著一生一世的念頭了,有如那啥一般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起先的數本書還有些新花樣,講的多了,讓讀者們都要表示,是的是的,我知道,你真傻,你不知道冬天有狼的,啊不對,是掃除力就是終極解決方案,掃除力是根本大法,掃除力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個么,大家就要有些呵呵了。
擴大殺傷范圍的說,現在市面上傳授各種工作法的套路似乎都是這樣的,日清法則,A4紙工作法、方格筆記本、蕃茄鐘、寫手賬、練跑步、輕斷食、修禪七、練瑜伽,這一切的一切,包括掃除力在內,我承認,都是好東西,且都是個人親身實踐過效果的確不錯的。但腦子更是個好東西,雖然個人的常常不夠用,但還是如渴望世界和平一般呼吁人人都有。還是那句話,以上這些,當然都是極好的,但你要說這些方法就是應對各類問題的不二法門,少年你想太多了,在實踐上述各種方法前,來,先把藥吃了。
舉個另類一點的例子說,《流星花園》里的靜學姐教育過杉菜,每個女生都應該有一雙好鞋,一雙好的鞋子會把你帶到你想去的地方。這話和香奈兒女士的不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各種奢侈品的絕佳廣告。但個人堅決不認為穿上一雙最新款的Manolo Blahnik去爬乞力馬扎羅山是個好選擇。如果你想去的地方是乞力馬扎羅山的話,退一步說,就算是去爬四姑娘山,Manolo Blahnik也絕對完敗給一雙60元包郵的雙星運動鞋。
不過,養成一個好習慣,倒是很有可能給你帶來更好的生活是真的,就像那句諺語說的: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只馬掌,少了一只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其實這世上沒有任何方法能解決一切問題。如果硬要找出一個,那就是所謂的行動,只有行動,才是真正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則。便如作者反復、始終、極力提倡的掃除力,不也是要讀者真正起身去掃除,才能解決問題,達到目標,實現夢想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