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愛茶人,已經不滿足于在室內喝茶了。去戶外喝茶,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份期待。
但是去戶外喝茶,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為此,小編根據自己的經驗,分享野外飲茶的小攻略若干。
?| 備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戶外喝茶,不一定要多么好的器具,但是準備器具的工作,一定要做得充分。
野外喝茶,最大的難題就是熱水,為此,我們的建議由如下兩種:
帶小炭爐、煮水壺、木炭
帶保溫壺(在家將熱水裝好)
相對而言,保溫壺要便捷,但是路途顛簸,水溫會下降,所以不太適宜需高水溫沖泡的茶。
炭爐、木炭、煮水壺雖然不太便攜,但是在戶外生火、燒水,這樣的一種過程,本身就很美妙。況且炭爐燒水,能得到沸水,可以沖泡各種茶。
生火,是一門技術活。這里可以推薦一個很快捷的方法,帶一小塊煮火鍋的酒精蠟,現在爐內點燃,然后沿著旁邊放下木炭。
解決了燒熱水的這一大難題,其余的茶具,便可酌情選用了。戶外喝茶,茶具越精簡越好,小編在此還是開一個清單:
上表中所列器具,列外看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酌情選配。
說完了茶具部分的事宜,我們再來說說為適于野外環境而要準備的器具。
野外地面,大多潮濕,坐墊,要能以防水的為好;
擺席的地面,大多較硬,坐墊,要能以柔軟的為好;
如能一張坐墊能將以上兩點完美融合就好了,別急,還真有——
???? 瑜伽墊
厚度適中、輕便、柔軟,便宜,絕對的戶外喝茶活動神器。
友情提示:因偷用老婆瑜伽墊而引發家庭糾紛,小編概不負責。
盤腿而坐,并非很多人都hold住,為此,還是準備幾個較厚的蒲團為好,坐著舒服,不會讓屁股受罪。
燒水、泡茶、飲茶、坐具等器具總結到此,我們再說說還需準備什么:
雨具(根據天氣狀況而定)
著裝(寬松為宜,鞋子最好穿一腳蹬的那種)
代步工具(愿意徒步也行)
?| 看風水
決定去何處搞戶外飲茶活動,最好提前去探個路,了解那里的地形、植被、交通便捷度等情況,然后做出是否適宜的判斷。
選址所考慮因素的重中之重,便是安全、安全、安全……
毒蛇猛獸出沒——不宜;
地勢陡峭危險——不宜;
陰森瘆人之處——不宜;
枯草較多之地——不宜;
濕滑漉漉之地——不宜;
戶外茶會,最好去有山有水,風景秀麗,地形平坦,且有樹林遮陰的地方為好。有水的地方,還能順帶清洗茶具呢。如果倚靠能夠飲用的泉水旁邊,就地取水,也是樂事一樁。
?| 挑時辰
去戶外飲茶,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天氣。
最佳的天氣,無疑是氣溫在15℃—25℃之間陰天。
但是這樣的天氣,實在可遇不可求。很多時候,只能退而求其次,天氣晴朗,溫度適宜,便可以了。
一般去戶外飲茶,我們建議的時間在下午。
上午山林之間,彌漫著露水,到下午方能干燥。
人在下午,身心會更加放松,在外面喝茶也更能體會到愉悅感。
?| 邀何人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神豬”理論,一樣適用于喝茶的時候。
去野外喝茶,邀約誰,很重要,在此提供一下幾條標準:
1、愛喝茶的人。只有他們才能理解其中的樂趣;
2、聊得來的人。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嘛;
3、閑得下來的人。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美好的時光,只有在閑下來的時候方能體會;
4、無腳氣的人。戶外盤坐,拖鞋(此處自己想象……)
5、有力氣的人。去野外打包小包的茶具,需要人提啊!
6、會拍照的人。難得去一次野外喝茶,總要留點美麗的照片吧!
7、會寫文章的人。戶外集會,本是雅士,無文人助興,豈不遺憾。
戶外飲茶攻略,差不多就是這樣了。還有不足之處,期待大家繼續補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