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
早上剛出門,發現自己的手機沒話費啦,沒話費意味著手機流量不能用,在今天這樣的生活方式中沒流量意味著什么也不能做。比如:搜索想去的地方需要流量,坐公交查找路線,和要見的人聯系,騎小單車也需要流量,一系列的事做不成,附近沒找到可以充話費的地方,想借助路人幫助用支付寶給我充話費,但是他們看著我停頓一秒鐘,各種理由說不能幫我充值,我明白他們不敢相信我,在這網絡詐騙橫行的時代,別人不相信,我感覺也正常。
帶來的影響:
我和朋友約好的見面時間會延長,我一時無法和她取得聯系,去見面地方的路線沒有查好,
今天投了很多簡歷,怕錯過面試機會,尋求別人的幫助中浪費了大該20分鐘。
解決的辦法
在焦慮的尋找充話費中,我在想應該能用產品思維解決問題。
我的需求是什么?
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怎么做能達到?
然后瞬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1 我發現身邊有很多餐館,里面應該大部分都有Wi-Fi,我可以自己連接上給自己交話費。
2、公交車有自帶的Wi-Fi,車到站停留的時間我可以交話費,但是時間很短,我沒來得及交錢就沒有啦,后來我趁那短暫的幾十秒給關系好的朋友發語音消息,讓他他給我交話費。最后我的問題順利解決啦。
反思
1、在我知道手機停機時,一開始只想著尋求幫助,沒有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外力有可能指望不上還浪費時間。
2、思維陷入了一個方向,沒有跳出第一反應的選擇。應該多想想 “水平思考法”。
3、遇到問題不夠冷靜,只想著交不上話費,今天一系列的安排會被打亂,有朋友在等我,腦子里全是不好的假設,沒有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