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事中的原型是我的學生,我們把他叫做李春生吧!
師范畢業(yè)之后,我回到老家附近的一個中學,開始了初為人師的生涯。我教初一兩個班的英語,李春生在其中的一個班,師生友誼由此開始。
那個時候春生長得比較低,一到冬天的時候,小手黑黑的,臉上也時常帶有黑印,但他的一張嘴卻彌補了這些方面的缺憾,能說會道,八面玲瓏,老師信任他,同學們喜歡他,把自己的智慧用一張嘴演繹得淋漓盡致。在班級卻沒有人能管得了他,老師也深感頭疼,給他一個班長助理的職位,正好是人盡其才,在同學面前耀武揚威,大行班干部之道,干盡懲罰同學之能事,且振振有詞,受罰者道也心悅口服。如此下來,班級紀律賞罰嚴明、懲戒有度、歌舞升平、欣欣向榮。
雖是師生,年齡相差卻不是很大,和我走動的相對比較多,今天從家里帶一罐咸菜,明天帶來一瓶西瓜醬,今天來給你打掃衛(wèi)生,明天帶一幫同學給你打煤球,剛給你抬完水,接著又回來給你打某某同學的小報告。一來二去,不像是師生,倒像是很好的朋友。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春生從家里帶來一個燈泡聲控器,到我辦公室炫耀,我給打劫下來,等我把遙控器按上去的時候,他卻在辦公室外用力的拍手掌,屋內頓時一明一暗,等我把門打開,他已逃之夭夭。
春生家里開有小賣鋪,父親的聰明睿智,哥哥的深沉干練,都深深的印記在他幼小的腦海里,經商的種子也植幼小的心靈。但他難免也會從小賣鋪拿些東西,分一杯羹給大家,手底下也聚集了一幫伙伴,小伙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大的事情不多,惹氣招非事情倒也不少。
父母對春生的管教是嚴格的,每當在外滋事,外人找家里告狀的時刻,皮肉之苦便接踵而來:跪鐵繩,跪荊棘,遭鞭打,遭棍捶,善良孝順之心使他甘愿接受父親的懲罰,桀驁不馴的性格能令自己一聲不吭,頑皮的天性往往會使他故態(tài)復萌。害怕回家的時刻,他和小伙伴把老鄉(xiāng)的母雞打死,在家鄉(xiāng)的大橋下燃火烤雞肉吃,混得風生水起,日子過得很滋潤。同時他也知道,回到家挨一頓打是免不了的。光鮮亮麗的背后必然伴隨著暴風驟雨式的狂追猛打,以損壞他人利益而取得的收獲也必然要以自己身體上的受苦受難來求得平衡。
這些事情,當時我并不知道,是春生后來告訴我的,我想他的處事曠達老練,應該和他父親的斗智斗勇是分不開的。實踐出真知,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如此之學生,我們對李春生做了總結,對他今后的人生做了預言:如果他走得好的話,將來在社會上是大企業(yè)家大經理;如果走的不好的話,他將是亂世的大阿飛大混混。這樣的話,老師們深信不疑,誰想到竟一語成讖:多少年之后回望來時路,80后的他竟演繹了兩段完全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