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查一個創始人的資料,順便問了問過去的同事,因為他的公司和這個創始人的業務有些關聯,了解到兩個公司價值觀不合,一個做to C,注重產品,一個做to B,注重關系,玩法也必然不同,大家走不到一起去,自然會分開。
我和這個同事以前都是研究產品出身,對注重關系的認知,第一時間就認定為“陪吃陪玩陪泡夜店”,大大的鄙視了一番,然后我突然發現,關于這個創始人的話題,我寫不下去了。而網上搜到的關于他的新聞報道,都是大詞兒的累加,正如我們之前對他的負面評價一樣,真能忽悠。我說“那我就隨便寫寫吧”。寫完這句話,我盯著聊天窗口,突然意識到,我也要去不負責任的制造一些垃圾文字,寫一些自己都不走心的糊弄人的文章,來降低產出的質量,頓時感覺違背了我的某些原則。
還好,這位老同事提醒我,“看人要看長處,你可以從資本運作的角度去寫他”。被啟發之后,我又仔細的看了幾篇文章,頓時靈感來了。把自己的話題編寫完后,發現其他人負責寫的創始人一句話描述表格中,這位創世人的還空著,那個同事說在網上查不到。我就順便就提供了個思路“XXX領域的洗牌者”,同事直呼厲害。其實,就幾分鐘之前,我也一樣,看不出任何詞匯能夠形容這位創始人。
最近一直在思考負面能量的問題。所以回復給那位老同事,寫下這一段文字:“如果你想把事情做大,就得和人家合作。要想和別人合作,就得多看對方的優點。要不然只能自己玩。自己玩,最好在大公司里面做螺絲釘。“
那些合作一出問題,就說自己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最好只管自己的事情,不做管理,是不是多多少少有這樣的問題呢?拿著“專注技術”來做擋箭牌,退縮到自己的舒適圈中?和人打交道,也未必不能專注技術,如果被干擾了,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時間管理是否妥當。反之專注技術,也不見得不和別人打交道,因為我們可以建立選擇打交道的方式和談論的話題的能力。
抱怨周圍的人,非但不能很好的建立合作關系,也不能讓自己客觀的看到事情的真實面貌。抱怨主管,主管走了,來了個新主管,其實仍然會抱怨這個新主管,他們總有缺點,總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值得抱怨的話題總是源源不斷的。
抱怨擋住的真相,是對業務沒有自己的理解,自然也沒法看到核心問題,失去判斷優先級的能力,不能很好分配精力,這個精力包括情緒的精力,我們有的時候為了一件小事,卻投入了重大的情緒波動在里面。從你的上級看來,微不足道,從時間的跨度看,比如過了一天,你自己也會發現微不足道。沒有看到核心問題,也談不上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因為指向都可能不對。
把時間花費在抱怨別人,不過是把這些黑鍋讓別人背了,而且自己取得了暫時的安慰:“問題沒有出現在我的身上哦,因為都是別人的錯”。這個多么的容易啊。我們有的時候寧可把自己的才華用來各種損人取笑,而沒有用來去發現問題的本質、沒有去把這些才華和精力投入到富有生產力的事情上。
同理,那些工作不順,就說自己要回歸家庭的人,也要好好想想,回歸到哪里去呢?沒有能力應對工作上的不順的人,憑什么有能力去處理家庭生活中的不順呢?
我們把時間花在哪里,哪里的功夫就見長。選擇權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愿有一天明白所有道理的我們,能夠真正的通過一段又一段的經歷,就好似神仙在凡間要經歷磨難才能升級一樣,enjoy這個過程,才能扛起更大的責任,讓自己有能力去摘想要的那個果子。無論這個果子是有關家庭、事業還是友情,都是一樣的因,老話說的有理:心態決定一切。
好吧,把我的抱怨能力,用在寫一篇憤世嫉俗的雞湯文,一篇也是講了一大堆個人感悟和道理,而沒有實際的行動指導的文章,非常符合太陽和南交都在雙魚座的狀態。無奈的”哈哈哈“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