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兒子剛出生的那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之外,
對我們來說,回老家過年,也成了和年一起的一項儀式。
最早是需要坐長途汽車的,換洗的衣物、過年要穿的新衣服、給家里人準備的禮物等等,將特意準備的大箱子裝的滿滿的。
汽車站火車站到處滿滿的候車的人群,“搶"票"搶"座位,回老家過年,簡直如打一場戰(zhàn)役般。
后來隨著私家車的興起,回家的腳步便開始從容起來。
如往年一樣,臘月二十九一大早就開始收拾,給家里的花花草草澆足了水,把該扔的垃圾清理干凈,檢查一遍裝箱的行李有否遺漏......。
臨出門照例脧巡一番整個房間,直到爺倆催促個不停。
出城,遭遇堵車,長長的尾燈,此起彼伏的汽車喇叭聲。
跟著導航避開了擁擠的車流,兩個小時的車程后,從容的吃上了家里人準備的午飯。
去年春節(jié)出生的小侄女,見了我們害羞的扭過了頭,任憑怎么逗弄,也不肯讓我們抱上一抱,小學畢業(yè)班的侄子興奮的摟著高高大大的小陸不松手,爺爺在一邊心滿意足的笑著。
年,就是這樣子吧?
再遠的距離,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為的就是相見時那一刻的歡喜。
年的存在,成了每一年的一個逗點和留白,
你一言我一語,嘮一嘮積攢了一年的家常,
年就在這嘰嘰喳喳的相聚里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