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叫我給他寫一幅字。說實話,我真的不敢寫,雖然一直在練字,但是水平確實很一般,拿出去怕丟人。但又是極好的朋友,他要了字也只是送給女兒,所以就試著去寫一幅。
為了寫好這兒幾個字,我找到擱置許久的毛筆和以前常練的字帖,把那些臨過很多遍的字又臨了一遍。這些只是熱身,先找到寫字的感覺,然后想好寫的內容,翻字帖,看看書法家們是怎樣寫這幾個字的,又臨了幾遍才放手去寫。寫了很多遍,總覺得不滿意,不是這一個字寫的不好,就是那一筆有毛病,或者整體結構不夠好,看著桌上旁邊堆著厚厚的練習字,心里苦笑了一番。想起昨天看的一個笑話:
有天我讓女友給我發張照片。她第二天發了,我回了個“嗯”。她很不高興,問:你知道,女生給你發照片意味著什么?我想了很多回答都不對。然后她說:意味著老娘至少花了3個小時,換了10套衣服,擺了200多個姿勢,用了100多種表情,刪了100多張才選出來這一張,你他嗎就“嗯”
雖說只是個笑話,而且有點夸張,但有時真的是這樣,看似簡單的東西,別人背后付出艱辛,是你所看不到的。
前兩天一個做微信公眾號的朋友推出了一篇圖片清新,文質兼美的文章,點贊之后私聊了一下,我贊美他圖片做的特別漂亮,他發了擦汗的表情說,太費事了!是的,我可以真切地體會到做出那篇文章所付出的繁雜的勞動。那是一組雪景圖,他要趁著天晴雪又未化,到河邊去取景拍照,之后編輯照片,配上文字水印,最后再構思內容文字編排微信。呈現出來的內容也許你不到一分鐘就看完了,可是編者要花上半天的時間去構思編輯。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或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吧。一個電影一個多小時就看完了,可是制作這個電影卻是一個龐大的團隊經過數月甚至是數年的拍攝剪輯制作出來的。演員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有可能反復拍攝了多遍。而演員精湛演技的背后又付出了怎樣的個人努力才達到那個表演水平,又不得而知了。
聽說齊白石在世時,他的字畫都是都是明碼標價,而且不許還價,且不退換。哪怕關系再好,也不免費奉送。可能有人覺得他小氣,對于會的人來說不就是一張紙,一點墨嗎,一會時間嗎?可是,哪怕是揮筆而就,人家卻是幾十年的努力的結果,不知道畫了多少幅,費了多少筆墨才練就了揮筆而就的水平。
對所有的創作,我都是心懷敬畏的,你打開微信看到的任何一篇看似平常的文章,有可能都是作者費經心思,通宵達旦構思出來的。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從來就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寫好一幅字,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