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不是什么標題黨,在我看來,寫好字,真的就是那么簡單。
首先請注意,寫好字和練好書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寫好字,只是在平時需要用到寫字時,寫出來的字能讓大家認可,贊一聲好字,也就可以了,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需求。
而練好書法,雖然本質上也是寫好字,但是他的要求要高得多,不僅僅是普通人說你的字好,還要書法界的專業人士都認可你的水平和學識才可以。
寫好字是很容易的,練好書法則非常非常困難。
我們今天只討論如何寫好字
一、先上幾張圖,大家再判斷要不要聽我說下去。
如果覺得我的字夠不上“寫好字”的標準,那就不必聽我廢話,因為純屬紙上談兵嘛。
不管是不是你喜歡的款式,如果覺得寫的尚可,那么聽一下我寫字的經驗和方法,也許你也會覺得“寫好字”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近兩年在練毛筆字,和今天說的內容關系不大,就不上圖了,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一下,持續發了很多這方面的內容,或者直接進我的主頁看也可以,點我頭像就好啦。)
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寫字經歷,供大家參考.
從小住在鄉下,上小學離學校很近,和老師那都是鄰居,所以那會兒班主任老師常常來我們家串門。有一回我們老師就當著我的面和我爸說:這孩子學習是好,就是那筆字啊,就跟蟲子爬過的痕跡似的,簡直沒法看。
當時我對字好字壞壓根兒沒有概念,哪管這些,根本就沒有當回事,寫字怎么快怎么來嘛,和小伙伴們常常比賽誰先把作業寫完,急眼了抓兩支筆一起寫,也很有意思。寫的好壞,可想而知了。
后來上初中了,我們語文老師當班主任,每天中午要寫一篇小字(整頁的方格,把所有格子寫滿就行),我都是一貫地胡涂亂抹,寫完了事。然后我們班主任一看我閑著沒事,就三天兩頭拿各式各樣的本子給我看:你看看某某某的字,再看看你的字,你就不能學著寫好一點啊?寫那么快有什么用!
說起來我沒受什么刺激,就是總挨說臉上也有點兒掛不住,好歹我也是班里的副班長好不……
于是就去商場里隨便買了本硬筆字帖。那會兒是2000年左右,買的字帖都是和課本類似的,大約是32開,A5紙的大小,不像現在大部分的字帖都是A4紙大小,有半透明的隔頁可以描紅。
也沒什么選帖的技巧,因為我就是一小白,啥也不懂,完全就是憑感覺,選了一本楷書字帖,然后回去就開始練。
練字,當然就是要學著人家帖的樣子來寫,寫像了,字也就好了。可是哪里寫的像呢?又沒有耐心,直到最后,這本字帖里的字我也沒有寫到超過一半,始終在前幾頁磨蹭。
第一次寫,覺得好煩啊,怎么寫都不像,這怎么搞?然后我就反反復復寫,就寫第一頁、第一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每次寫也超不過半個小時去。
可是我這個人有個特點,一件事情做不好,我會去動腦子想它是怎么一回事兒,不會就是不會,不懂就是不懂。所以,一個月過去,我還在第一頁打轉,寫不好也很難跳過去。
我寫一個字,就對著字帖看一次,然后比較哪里不同,哪里不像,接著再寫,還不像,再對比,再寫,如此反復幾次……讓我意外的是,這么練了一段時間后,在我依然覺得自己寫的不像的時候,依然覺得自己寫的很糟糕的時候,我驚訝的發現:自己以前的字真的好丑!周圍同學的字也好丑!甚至那些被老師夸獎的字,還是丑!他們的字竟然統統不如我好!
把字寫好,真的就是這么容易,一點都沒夸張。我大概初一下學期開始練字的,到初二的時候,我就是班里寫字最好的了。之后上課的時候會寫寫畫畫,也沒有好好練,但是會開始有意識的關注這方面的東西,比如看到賣字帖的,就會去翻翻,看到哪塊招牌、哪副對聯,就會研究下這字怎么樣,好看就學學。
就這樣,每隔一段時間,我看自己之前的字,都會覺得丑——這就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可能有的人會想,你這不就是在炫耀你的天賦好嗎?
還真不是。因為等到了上大學,字都沒寫過幾個,從此就荒廢下來,直到工作幾年之后,有些業余時間,我開始學習毛筆書法,從此又是另一番天地,隨著我的不斷認真深入,我就發現,寫好字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自己以前寫的字,真的拿不出手,哪怕現在也是——但是,對普通人來說,已經夠得上“一手好字”的標準了。
跟許多人比起來,我真的不算在這方面有多少天賦的人,我只是喜歡思考,方法比較得當而已。
三、我的寫字方法論。
如果是怎樣學好書法,恕我直言,絕大部分人都難以辦到,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的清楚,其中的講究和學問太多了,我也只是略知皮毛。
可如果只是寫好字,看著舒服,那么真的很簡單,只要你按照我下面說的去做,肯定能突飛猛進哦。
1,買本字帖,我建議是楷書字帖,買誰的都行,只要你看著喜歡。
這一點簡單吧?
能出字帖的,字都差不了,你好好學,都可以達到“寫好字”的目的。如果是學書法,我會另有推薦。
為什么要買楷書字帖呢?因為我覺得學楷書,更容易讓你掌握對字形結構的理解。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結構安排上和楷書差別不會很大,只是多了寫牽絲引帶,但是你學的時候很容易走樣,學到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反而抓不住核心內容。
而楷書,就是最規范的中國漢字嘛,有句話說,學好了楷書,就是學好了中國字。你按照楷書的規范來寫,走到哪里大家都喜歡的。
更多關于選帖的詳細說明,請參看拙作硬筆字帖選擇指南。
2,一定要多臨少摹!一定要多臨少摹!一定要多臨少摹!
第二點也不算難吧?
先說一下臨和摹的區別。所謂臨,就是看過了字帖,然后在自己的紙上照著寫,可以看一筆寫一筆,也可以看幾筆寫幾筆,或者看一個字寫一個字,因人而異。
如果是看完整個字或者好幾個字之后便不再看字帖,在腦海中回憶這幾個字的形態特點,然后寫在自己的紙上,這叫背臨。熟練了之后可以嘗試背臨,對練字也很有幫助。
所謂摹,說白了就是描紅。現在的鋼筆字帖每一頁字都有半透明的薄薄的夾層在那里,供學習者描紅。以前沒有這玩意兒的時候,練毛筆字,用白紙放在范字上面,把它的輪廓畫出來,然后再去填實,也是摹的一種。
為什么大家那么喜歡“摹”呢,因為“摹”省事兒啊,不用動腦啊!我們單位有個哥們,練字練了一本又一本,但是寫字基本上沒什么變化。為什么?因為練字對他來說只是消遣,他每次都是在開會的時候就拿本字帖在那里描紅。在他描紅的過程中,他的大腦是處于休息狀態的,所以他對一個字描100遍,拋開字帖,他依然不知道這個字該怎么寫,還是按照原來的套路,沒有任何變化。
想練字的人太多了,所以很多人買字帖來練。記得在高中的時候,班里練字的人非常多,但是沒幾個寫的好的,就是因為只“摹”不臨!你每天機械的描紅了兩個小時,美其名曰我每天練字兩個小時,很勤奮嗎?
呸!你個懶癌晚期患者!
惰于動腦比惰于動手有時候更可怕。因為你此時完全沒有意識到你的懶,還以為自己勤奮,沉浸在那種狀態中從未想過改變!
那,是不是“摹”就不對呢?也不是,分情況。
當有的字你實在找不到感覺,怎么寫怎么不對勁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著“摩”幾遍,找找問題出在哪兒。還有初學的小孩子,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為了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一開始可以摹。
3,臨帖不要貪多,只求入心入腦!
這點難道很難?
描紅的話,你一天描多少,基本上也都是沒什么用的。臨帖的話,如果是硬筆,我的建議是一天最好不要超過十個字。如果是軟筆則更少。
現在有那種專門練字的本,如下圖:
我見過有的朋友一天練一頁,每一個字都不同,就是直接把字帖上的字抄寫一遍,根本不過腦,當然不會有什么進步。
我也見過有的朋友喜歡一個字寫一行,這種方法比上一種好,但是那只是表象,因為他的第一個字直到最后一個字,都沒有區別。依然是不過腦。
正確的姿勢是:你看準了一個字,就用心去研究這個字的特點,它的一筆一畫是怎么寫出來的,然后自己寫,寫完了進行對比,發現哪里不對,再改正,如此反復幾遍十幾遍之后,你再寫這個字,是一定有進步的。
因為,你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已經在腦子里知道這個字應該怎么寫才好看了!
這是臨帖的核心思路。
你不用擔心中國漢字有幾千個你練不過來。要知道大多數字都是大同小異的,比如你寫好了“間”,那么“簡”、“澗”、“锏”都不難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很多只是偏旁不同。
更重要的是:你通過這種觀察和思考,慢慢的你就明白了一個字的結構應該怎樣才是合理的、好看的,即使是你從未遇到過的字,你也知道該怎么安排它的點畫結構。
因此你可能臨了一個月,也只臨了100個字,但是你回過頭來會猛然發現,以前的字是有多丑!通過對這100個字的練習和思考,你對漢字結體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看到某人或者某處一個字特別好看,就會去學它的寫法!然后你這個字練習幾十次后就和你原來寫的不一樣了。你仔細回憶一下,是一定有這種經驗的。顯然我們上高中時的字,和小學時的字還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主要來源于這種學習和改變。
練字就是這個過程,只是你學的是最正統的楷書,而不是那些令你印象深刻、卻張牙舞爪龍飛鳳舞的江湖體。你嚴格按照這個方法,每天寫半個小時,再笨的人,寫一個月,你的字也一定會有明顯進步!
最后總結一下,臨帖的方法很簡單:觀察——臨寫——思考(對比)——再寫——思考(對比)……如此循環,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就在前面等你!
有不善于觀察和分析的,可以看一下我的主頁,有對每一個字的細致分析,供大家參考。
你看,寫一手好字很難嗎?用你咬牙切齒地十年苦練嗎?用你天賦異稟遠超常人嗎?
不用,因為它真心很簡單。
持續產出,喜歡的話,一定要關注我哦!
也許您還對以下書法方面的文章感興趣:
1,《你練不好字,十之八九是進了這幾個坑!》
2,《自學書法能行嗎?》
3,《硬筆字帖選擇指南》
4,《零基礎學硬筆(1)——紙、筆》
《零基礎學硬筆(2)——坐姿》
《零基礎學硬筆(3)——執筆》
5,《寫字,就當是件極其美好的事情》
6,《請先練練書法,再出門闖蕩》
7,《毛筆字,我們先解決筆的問題》
8,《田英章的書法究竟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