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都是有能量的。吃到什么食物,它就變成了身體上的能量。自從吃健康的食品,感覺身體的能量更足了,沒有負擔,身體更輕盈了!
最近吃了一餐素食,而且是免費供應的,我很好奇,跟同事去體驗了一下。素雅的音樂,五顏六色的蔬菜,隨心取用,慢慢享用,對食物充滿了敬畏之心。“歡喜受,自在施”用食物連接世界,食物最有能量的。細看在這里服務的人,個個謙和,低眉善目,應該也是受了這里食物的滋養。
中華民族本是農耕起源,以素食為主,多民族的融合,食物變得多元,但你會從音容笑貌上判斷他(她)是哪里人,食物的不同選擇,讓人的外貌發生了改變。
最今看到霧霾和食物選擇的一篇文章,說得是我們吃了太多的肉食,使畜牧業規模增大,加重了地球的負擔,“不同的飲食習慣產生的碳足跡差異顯著。如果一個人的肉類攝入量減半,則其碳足跡可以減少35%以上;堅持吃魚的話,可以減少近50%;而純吃素食,則可能削減高達60%的碳足跡。”“在美國,一位普通的肉食主義者對全球變暖的貢獻幾乎是素食主義者的兩倍,是嚴格素食主義者的近3倍。”
今年會大旱,又聽到同事這樣說,因為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大的環境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但從我們自身做起,少吃肉肉,多吃素食,還是可以做到的,為健康,減少霧霾,為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