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標
用戶定位
膜拜:以一線城市年輕的上班一族、學生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老年人為主。
ofo :以大城市高校大學生為主,現在ofo已走出校園,但還在高校附近。
但兩者都解決了用戶打車貴、走路遠等痛點。
分布城市
膜拜: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ofo :北京、南京、上海、合肥、杭州、南昌、福州、鄭州等地大部分高校都有,北京、上海開始走出校園,切入城市。
使用流程
? ? ? 兩者可以通過手機號獲取二維碼來注冊,十分方便。但ofo起源于校園,所以注冊時會有師生用戶和社會用戶,用戶根據自己的角色選擇即可。用車時,兩者都需進行實名認證和繳納押金,膜拜押金299元,ofo押金99元,且兩者都是押金秒退(不好意思大家,由于本人兩者都退過押金,都是下午退晚上到賬的,所以誤認為都是押金秒退。剛剛上網查了,兩者的說法都是從實時到七個工作日。謝謝@wvong提醒),對于已充值的費用,ofo是可以退的,膜拜單車不能退,但永久有效。用車結束時,膜拜單車只需鎖車即可。而ofo需要鎖車,重置密碼,按鍵式的密碼鎖需要按下鎖背面的復原鍵,滾筒式密碼鎖需要撥亂密碼。我有一段時間重復騎了一輛車好幾次,第二次騎得時候覺得車牌號有點熟悉,第三四次獲取密碼的時候就知道是同一輛車了,但是密碼竟然都一樣。
? ? ? 膜拜單車每輛車的二維碼是唯一的,且顏色醒目,丟失的可能性較小,但二維碼能很容易被破壞。而ofo的密碼生成規則,會造成用戶結束用車后繼續騎行,這一點上漏洞還是比較大的。總之,膜拜單車和ofo的敵人,除了彼此之外,還有人們的自覺性。
? ? ? 再有,膜拜只能通過APP來用車,ofo既可以通過APP用車,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用車(公眾號:ofo共享單車)。
收費標準
膜拜:對于普通用戶,第一代單車Mobike收費標準是1元/半小時;第二代單車Mobike Lite收費標準是0.5元/半小時。當用戶信用分低于80分時(每個用戶默認100分信用分起為起始分數),用車單價會調整至100元/半小時。此外,在上海同濟大學,膜拜推出了針對校園師生0.1元/10分鐘的計費方式。
ofo :對于非在校師生,收費標準是1元/小時,而在校師生為0.5元/小時。此外,ofo每次騎行完后會有分享得紅包的活動,折算下來費用更便宜。
ofo相比膜拜而言,價格上有明顯優勢。
界面UI
? ? ? 從視覺角度來看,膜拜比ofo要酷炫。但ofo主要突出了自己的品牌,黑底黃字,‘ofo共享單車’醒目,容易被用戶記住。
? ? ? 進入首頁,都可以顯示用戶當前的位置和附近單車的數量。
? ? ? ofo僅僅可以顯示數量,這種功能對于上班一族或者需要用車的用戶基本沒用,本來騎自行車10分鐘的路程,結果找自行車就花費9分鐘,顯然對于用戶來說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還不一定能找得著。
? ? ? 摩拜單車不僅可以顯示數量,還可以確定單車位置,用戶可以選中某一單車進行預約,預約保留15分鐘,也就是說在這15分鐘內有其他用戶去掃已預約車輛的二維碼,會提示已被預約,這點保證了用戶在15分鐘內有車可騎。而且摩拜單車提供了通過鈴聲尋找車輛這一功能,通過點擊上圖2中尋車鈴,被預約的單車鈴聲就會響起。
? ? ? 實現單車定位功能并不難,但是ofo暫時沒有這一功能只能認為是ofo起初是在校園,校園內數量多,顯眼,無需定位即可找到單車。
單車比較
? ? ? 從外觀就可以看出,膜拜單車比ofo結實很多。為了防止爆胎,摩拜單車采用實心輪胎,其重量是普通單車的2倍;為了減少維護,摩拜單車甚至沒有鏈條;后輪的車鎖內內置了芯片、電路板、GPS等系統。每輛單車早先的成本在6000元左右,現在也需要2000~3000元。每輛ofo小黃車的成本只有200元左右。
個人體驗
1、由于摩拜單車的特殊設計,騎行起來相比較ofo而言困難很多,個人比較喜歡ofo;
2、關于騎行結束。膜拜單車在結束騎行的時候就會自動結賬,無需用戶操心;而ofo在結束騎行后,還需要進入APP點擊結束用車,我有好多次都是早上9點開始騎行,9點20結束騎行,上午11點才想起來沒有進入APP結束騎行,這時ofo會扣除2元,這個期間也沒有提醒用戶;
3、關于押金。還是由于膜拜單車的成本高,所以押金也高,對于用戶而言會比較多。有時候我騎ofo單車的時候,有騎膜拜單車的會問我這款單車押金多少,我告訴他99元的時候,他的反應是這樣的,“好便宜啊,這個小黃車看起來又很好騎,下次我要試試小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