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門源,往祁連。公路在高高的行道樹間一路向前,透過行道樹縫,可以看到成熟的莊稼,金澄澄的;油菜已經結籽,只頭頂上還有零星的小花,金燦燦的,如同懷孕的母親煥發著母性的光芒。
不知不覺,已經進入祁連山脈,路兩旁變得狹窄,山上盡管沒有大樹,但植被茂密,左邊是“黑泉水庫”。這個水庫好大好長,我們一直沿著它走了好久。要下雨,天空烏云匯聚,水色更深了。
這是水庫的上游,河灘里有牛群。天上的云是烏的,相望的山是青綠的,蜿蜒的河流是亮的,莊稼是黃的,好一派初秋景象!
這是公路右邊景象,一條淺淺的小河沿著山腳緩緩流淌,寧靜安詳!
知道為什么要拍這些車嗎?我們一路行來,發現自己搖身變成了托兒。買水果、吃飯、停車拍照,就連在這個沒啟用的加油站上個簡陋至極的洗手間,都招來這么多的追隨者,用程老師釣魚的術語來說,我們就像“釣窩凼”一樣。
下蒙蒙細雨了,公路發著濕漉漉的光,車在海拔3700多米的懸崖邊行駛,左邊霧茫茫一壁,右邊霧氣飄蕩,前方50米開外就只能看見前車紅色的后霧燈了。
出了達坂山隧道,景象截然不同,天空雖然有烏云,但是清明開闊,遠處山坳里散落著片片陽光。這條蜿蜒的公路,就是227國道。
這是在達坂山觀景臺。天氣不好,能見度不高,照片所表現的完全沒有眼睛所享受的色彩那么豐富。如果陽光好,最遠處應該是一大片耀眼的金黃。
路過一個村莊,挺拔的麥穗、低頭的青稞、倒伏的油菜、盛開的土豆花、鮮艷的格桑花、甜甜的蜂蜜……美麗又富庶。
在門源青石嘴,我們沒有看到油菜花,卻醉倒在了金黃燦爛的青稞的世界里。青稞和小麥不同,小麥芒短,青稞芒長;小麥成熟后都昂首挺胸,青稞是邊成熟邊低頭,越成熟越謙遜。它們的芒都細而硬,芒尖之鋒利,由“針尖對麥芒”就可以想見了。
這就是謙遜的青稞,籽粒越飽滿頭越低。
這是小麥,籽粒越飽滿越自信昂揚。
這里的草原呈現紅色,開著很多紫色的花,展現的是成熟的容顏,不似若爾蓋熱爾草原那般生機勃勃。一路行來,我發現我更偏愛黃花裝飾的草原,它明艷,青春!
在227國道繼續前行。有段路有點荒涼,一條細細的小河在砂礫般的河床里彈唱著它的小河淌水。
又有草原了,公路就在草原里延伸,遠處白色的羊群,如同草原上盛開的朵朵花兒。
這個地方叫峨堡,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往前走到張掖,往左走是祁連,我們今天的目的地;也是一個紅色紀念地,跟王震將軍有關。城上風中獵獵作響的黃色旗幟牽引發了聶老師的歌興,她不禁唱到:“我站在,獵獵風中,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
“祁連”是匈奴語,匈奴呼“天”為“祁連”,祁連山就是“天山”的意思,素有“東方小瑞士”之稱。
這是祁連草原風光,紫花黃草、*綠山白云,真是別具風情——“艷”!
中間點綴的紫色花就是這種像薰衣草一樣的花花。
哇!這里有一個好大的寺廟——阿柔大寺。這個寺廟亦稱"阿力克大寺”,藏語稱“阿柔縣喜宏法洲”。
山上開始有樹了,新的風景即將呈現。我特別喜歡遠處山脊上的一線樹梢,山本是陽剛的,這一線樹梢卻使它變得柔和,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詩句:“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壯美與陰柔結合,造出和諧之美。
丹紅的土地配上深深淺淺的綠色、黃色。紅、黃、綠三色備,那就萬美具了,誰能告訴我,它們能調出多少多少美麗的色彩呢!
祁連縣城好漂亮呀!坐落在四圍丹霞山中。紅紅的崖壁,綠綠的山,繚繞的白云,清新的城,完全把我們給吸引住了。雖然原本要去游覽的卓爾山景區,因故關閉,不能一睹芳容,但是我們還是決定在祁連停留一天,哪怕去那名不見經傳的山溝,哪怕是登上城邊的無名山坡,哪怕就是沿著河邊小道邊走邊聊,也是一種享受啊!
照片無法表現祁連的美,祁連的美是一種艷麗的美,青春少女般的美,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她,那就非“艷”莫屬了!
今晚的棲身之所叫佳緣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