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沒有堅持我的寫作訓練,一是這兩天過的比較混亂,二是沒有想好到底應該聊些什么話題。文章的靈魂在于內容,不是單純的自言自語,而是看著對讀者有益、有趣、有料。
我將在接下來的五天里說說我看過的五部電影,不一定是我看過最喜歡的電影,可能是我最近看過的電影,或是恰好想起來的電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為序
《釜山行》是我剛剛和室友大邦一起看的韓國新出的喪尸片,耳邊還在響起著電影人滲人的慘叫、噪音,各種慘烈的畫面,心驚肉跳的情節轉折。
老實說,我并不喜歡看喪尸片,傳統的喪尸片單純應該屬于驚悚片的一類。但是這部《釜山行》賦予喪尸片新的元素,相對于歐美系列的喪尸片,這部電影不再片面追求場面的震撼和血腥。喪尸片不僅僅展現各種驚悚畫面勾起觀眾的腎上腺素,也更加注意電影的內涵,讓觀眾看到面對全面災難時,每類人的心態。
這部電影情節相當簡單,一個小女孩秀安因為爸爸很忙,想在生日的那天去釜山找離異的媽媽。在列車上乘客陸續有人被喪尸病毒感染,接著上演一幕幕各種心驚膽戰喪尸追逐的畫面。最終經歷自私的人、愛的人各種拖累或幫助,只有小女孩秀安和孕婦幸存。總是千鈞一發,但往往又是這一發拉住了千鈞力道。
這部電影的細節畫面很值得探討,我選取三處。分別是棒球高中生情侶、一個自私的胖子、主角父親和女兒秀安。
棒球隊高中生情侶出場是很搞笑的,女生大膽向男生表白,小男生害羞把帽檐拉低。但是在后面的情節中小女生表現的勇敢讓她無愧于愛情二字。而且這對年輕小情侶還是一個很重要情節烘托作用,不僅讓那一個車廂人的自私展露無疑。還在后期,被那個自私胖子害死后,覺得那個自私的胖子更是壞的讓人討厭。悲劇不過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裂給觀眾看,小說、電影都如此。
電影里主演幾個人物之間,情節是相互推動的,而這里面自私的胖子是個突出的反面角色。胖子不讓看門,直接害死了孕婦的丈夫(英勇的胖子)、一位奶奶,后來又間接害死一車廂人、賣了很他躲在一起的乘務員、在逃跑的過程又害死了那對高中生情侶、害死了列車長、害死了秀安的父親。即使再怎樣躲避死亡,最終還是想要回家,自私的人應該是一類沒有安全感的人,從胖子臨死前殘存的意識只有回家就知道了。
主角秀安和他的父親,女兒與父親的誤會到和解,父愛之擔當、隱晦是這個電影的主線之一。另外一個主線還是面對災難,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是把生存的機會就給別人,愛和自私的爭辯在電影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最令人感動的是,年輕的父親在臨死前所殘留的意念只有回憶女兒出生時的喜悅,到意識一旦泯滅,就自己跳下火車。這和拼死抵抗喪尸的孕婦丈夫、流浪漢的做法如出一轍。
其實這部電影看完,和室友還有一些無聊的爭辯。比如喪尸是如何分辨活人和喪尸的?如果僅僅是手被咬,為什么不在第一時間把手給砍了?當然這些都是無聊的猜想,喪尸的設定應該是一種病毒,被咬就感染,感染后不到一分鐘,就會喪失意識,變成喪尸。變成喪尸后,無意識攻擊活人,沒有痛覺,瘋狂無比。
喪尸片、2012、鋼鐵俠及一類美國的superhero,其共同的背景都是世界末日,不同的只是面對災難不同,人類擺脫災難的依托也不一樣。而喪尸片的特殊在于這種世界末日的罪魁禍首不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也不是大洪水,而是病毒,這個電影的元素在歷史上其實是發生過的。
在13世紀到14世紀,盛極一時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開始分崩離析。導致它毀滅的另一因素是東西方同時爆發大鼠疫,在中國正直元末明初,在西方正直中世紀即將結束文藝復興即將開始。而鼠疫是中國人對這個瘟疫的稱呼,瘟疫一開始會有大量的老鼠死亡,而在西方它另外一個名字是黑死病。
鼠疫有好幾種,黑死病是一種烈性鼠疫,它一旦被感染,在一兩天內人就會死,而且感染性非常強,只要有皮膚接觸,就被感染,當時人們對它束手無策。黑死病之所以叫黑死病,還在于病人死前全身發黑,非常痛苦,死狀恐怖。黑死病最終在西方殺死了三分之一的人,比歐洲歷史上任意一次戰爭都多。對于這種傳染病,上帝也沒轍,當人類沒有依靠時,便開始尋求自身的力量,這也是文藝復興起源的開始。
在人類發展至今,病毒依舊可能是最終毀滅人類的元兇,比如2003年北京的非典,就在前兩年的禽流感,‘喪尸’不會有,不代表類似的災難不會有。
再說到這部《釜山行》,其主題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在末日災難面前,我們相信的只有彼此的信任和愛’,我想這是《釜山行》最為獨特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