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影
1.《伊夫圣羅蘭傳》
? ? ? ? 本片是一部關于已故YSL知名設計師伊夫圣羅蘭傳奇人生的傳記電影。他與同性戀人皮埃爾·貝爾熱 之間的愛情貫穿了他事業的起步和成功,是他的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影片重點描畫的地方。在事業成功后,他和很多人一樣經歷了瘋狂和墮落的時光、并和另外的人有了感情,但皮埃爾始終不離不棄。
? ? ? ? 聽過兩種說法,第一是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第二是時尚界是由一群guy創造和執掌的。也許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會難以理解片中圣羅蘭糜亂的感情生活、混雜的朋友圈和無節制的嗑藥,但如果每個人都能理解他,他也不會成為天才了。皮埃爾和他的愛情是戲的重點,他們互相成就了彼此。如果沒有皮埃爾,圣羅蘭的驚人天分也許不能兌現為價值和金錢、無法獲得世俗的成功;而沒有圣羅蘭,皮埃爾也成了無源之木。遇到皮埃爾的圣羅蘭,只需要負責做好一件事:做好設計,其余都有他。這是幸運。事業和感情將他們緊緊的捆綁在一起,哪怕經歷了各自的放浪。就像圣羅蘭說的:“我愛他,但你才是我生命中的男人。”
2.《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 ? ? ? 宮崎駿出品的一部溫馨滿滿、愛心滿滿單位治愈系動漫。講述了小男孩宗介和小金魚公主波妞之前懵懂青澀而又美好的情感悸動。沒有復雜的劇情、沒有炫酷的特效,有的只是簡單的故事,和純真的情感。這么一部簡單的片子卻得到了很多成年人的喜愛,大概是因為片中波妞那種為了愛而不顧一切去追尋的勇敢、執著和宗介發自內心對波妞的喜歡和寵溺,能讓我們回想起人生中第一次心動和戀愛的感覺。而能勇敢直面自己的心去追求所愛,是多么幸福、多么難得的一件事!
3.《愛樂之城》
? ? ? ? 這部片子在中國上映之前,我已經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美國朋友的推薦。看著名字,以為是部有happy ending的愛情片,所以本片在中國于2月14日情人節上映,我和陳先生前一天就訂了票。
? ? ? ? 電影未看之前,就有同事警示我,這部片子不適合帶現任一起去看,完全顛覆了我對它的第一印象。看完之后,我也并沒有很驚艷的感受。夢想是好萊塢電影經常聚焦的話題,不新鮮。愛情在追逐各自夢想的過程中越走越遠,也不新鮮。給整個片子增色的,是兩個主演的出色演繹、歌舞穿插電影的特色和服飾、裝扮的美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女主角的表演,雖然很年輕,但是演技爐火純青,讓人不知不覺跟著她感受著她的喜怒哀樂,當她在最后一次去面試的時候,唱著她姨媽在巴黎度過的往事時,她的眼神和歌聲融為一體,讓人真正感受到了夢想對一個人的召喚和力量,讓人心中的熱血為之沸騰。
? ? ? ? 故事的最高潮和主旨出現在電影快結束時。米婭和現在的老公在紐約閑逛,走進了塞巴斯汀開的酒吧。兩個人眼神相遇、無聲致意、琴聲方起,在他們腦海中放映著很多個如果,如果當時能放下自己的工作、支持TA的事業,如果能……,所有的如果都描繪著如果當年的某個選擇不同,兩個人的交集就不會散去,會有著和如今的現狀不一樣的結局。但如果只是如果,當琴聲落定,站在身旁的,依舊是我們為自己的現在和未來選擇的方向和伴侶,所以,我的過去,我駐足凝視,卻不得不繼續向前。米婭終于隨老公舉步離開。
? ? ? ? 都說這是一部有著對前任致意嫌疑的電影,我卻不這么認為。其實它所肯定的仍然是現任。劇中最后所有的如果,都是不可能再發生的,就像每個人現實中,一旦往前走,就有很多的客觀、主觀因素導致最后的不可回頭。而前任之所以成為前任,必有不得不變成前任的理由。既如此,我們能做的,只是好好珍惜現在,珍惜眼前人。而過去的那個人,如果我們相遇,眼神雖不經意流露詫異和深思,但我們將互不相認,繼續舉步走自己的人生。
4.《天空之城》
? ? ? ? 宮崎駿的電影總是充滿著對自然和人類未來若有若無的思考和拷問,這部片子也不例外。天空之城里,雖然有著無數的金銀財寶、有高度發達的機器人守護、有比地球先進很多的高科技,但也敵不過大地對人的吸引力。天空之城的后裔們舍棄了這樣一塊寶地,隱匿生存于土地之上。全片想要表達的核心,在我看來,是希達最后說的那一句,“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普拉達會滅亡,因為任何文明都不能離開大地而繁盛”。在希達咒語下分崩離析的普拉達,卻還剩下一顆繁茂的大樹,帶著那塊人人覬覦的飛行石飛向太空,冥冥之中也預示著我們,自然的重要。
二.書籍:《斜杠青年》
? ? ? ? “斜杠青年”這個詞的熱度越來越高,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意義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推崇。這本書的作者Susan是將“斜杠青年”這個概念引入國內的第一人,在書中她從斜杠青年真正的意義、投資自我、心理建設等多個方面探討了如何開啟多重身份過上無邊界的人生。這本書能打破人的固有思維、開闊眼界,讓人知道,哦,原來人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本書給我觸動最大的是三個地方。
? ? ? ? 一、人生存的意義、基因的作用。
? ? ? ? 從小到大,我也對人生到底有什么意義做過很多思考,但都沒有答案,最終我決定要努力、勤奮的度過自己的一生,不管此生是否對別人有意義,但至少我沒有虛度、對得起自己。Susan的書中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她指出,生命原本就沒有意義。“那些我們曾經聽到和讀到的關于生命的意義,全都是他人主觀所賦予的,即便是文化、宗教和哲學的答案,也都是一種主觀信念與選擇,生命的意義,除了繁衍之外,全都是虛構的。”而基因呢?“基因是通過物競天擇的方式來實現進化,個體的死亡也是為了滿足基因自我進化的需求。因此,從生物層面上來說,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和繁衍,而每一個個體的存在則是為基因的延續和進化服務”。
讀到這些,對我而言,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人生本無意義,也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要去遵循。盡自己的努力過好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好,何必在乎其他。
? ? ? ? 二、企業不再是穩定的象征,個人能力才是。
? ? ? ?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去中介化和去機構化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自媒體興起,很多人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長和自媒體平臺就能有過上想要的生活,找到一個穩定的機構工作不再是新一代的必須選擇。今后,企業將不再是穩定的象征,只有個人能力才是穩定和持續收入的保障。
? ? ? ? 三、面對智能機器人,我們必須進一步復雜化。
? ? ? ? 2015年秋天,我在寧波車站買票時,曾經被一幕所驚呆。整個買票處整齊的擺放著很長的一排自動售票機,沒有一個工作人員,完全靠機器售票,大廳空蕩蕩的,完全沒有像人工售票處那樣的長隊和嘈雜。當時我心里一邊驚嘆一邊思考,未來的工作越來越機器化智能化以后,我該去做什么工作呢?我現在該為此儲備些什么技能和知識呢?也正是這個思考,更肯定了我自己從銀行辭職的舉動。如果年復一年的當一只溫水中的青蛙、做著重復的、機械的工作,那么當未來來臨,我又為自己儲備下了什么不可替代的技能呢?
? ? ? ? 本書中提道,人工智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都瞄準了這塊蛋糕,準備大干一場。在未來,很多機械化、重復性、不需要復雜思考的活動,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這一趨勢現在已漸漸在日常生活中顯現,比如說銀行的自動柜員機、火車站的自動售票機、自動售貨柜等,和人工相比,機器工作不會疲倦24小時都能上崗、也不會有情緒有脾氣、更不會要求加工資,實在是好用太多。那么,當機器人占領了我們的工作以后,人類該去干什么工作呢?這值得所有人深思。
? ? ? ? 本書給出的答案是,人類要提高自己的知識復雜性,提高自己的美學和共情能力,與時俱進,才能避免被社會所淘汰。
? ? ? ? 總之,本書能給人帶來一些新鮮的觀點、一些嶄新的思考,值得一讀。
三.紀錄片:《幼獅保衛戰》、《殘酷殺手》、《獅子兄弟情》、《地球脈動第二季》
1.獅子系列紀錄片:《幼獅保衛戰》、《殘酷殺手》、《獅子兄弟情》
? ? ? ? 對動物世界類型的紀錄片一直情有獨鐘。從動物各種原始的行為和習慣,總能看到人的影子。
? ? ? ? 這三部紀錄片都是關于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獅如何生存、繁衍和捕獵。獅子的殘酷分了三個方面來描繪,第一種殘酷是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捕食其他動物,必須殘酷的面對對手,必須手下不留情。何況殘酷只是人類給他們安上的形容詞,而在獅子看來,那只是它為了生存必須每天去做的事而已。第二種殘酷是為了繁衍后代、保證血統,他們在接管一個獅群時,會殺死前任雄獅留下的幼獅,而母獅則會為了保衛自己的孩子拼死搏斗。第三種殘酷則是在獅群中的幼雄獅長大到2歲時,雄獅怕威脅他的地位,會將他們驅逐出族群,讓他們去外面生存。而這樣的驅逐,又帶來了后面爭奪地盤、爭奪獅群、殺戮幼獅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就是獅子世界的生存法則。
? ? ? ? 看著片中那些殘忍的殺戮時,會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一物降一物;會感嘆弱肉強食的世界里,弱者被強者所吞食的可憐。看著這些生物為了果腹和生存而拔劍相向、你死我活的時候,我也在欣慰,欣慰自己生在人類社會。但我也知道,社會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雖然結果沒有動物界那么嚴重,但也是強者活得更好,弱者只能在貧困線掙扎。而動物世界的紀錄片總能很好的提醒我們,為了活得更好,應該做些什么。
2.《地球脈動第二季》:5分推薦
? ? ? ? 地球脈動基第二季的紀錄片一共6集,覆蓋到了地球上6種生態環境下生物的生存故事:第一集海島,第二集高山,第三集叢林,第四集沙漠,第五集草原,第六集城市。
? ? ? ? ?這次拍攝BBC采用了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除此之外,節目組還選用微型直升機、遙控飛機、微型潛水艇、船只等設備進行拍攝,并通過運動控制裝備以不同的速度拍攝動物、植物,讓觀眾清晰地看到它們身邊環境的不斷變化,包括潮起潮落、日升月落和四季更迭。
? ? ? ? 印象最深刻一幕是第一集"海島之遠"中,蛇群獵殺海鬣蜥的那組鏡頭。剛出生的海鬣蜥為了爬到安全地帶必須經過一段游蛇遍地的沙地,一出生就必須經歷與比自己強大的天敵的生死搏斗才能看到下一分鐘的太陽,真是險象環生,讓人捏一把汗。但這也正是大自然的自我淘汰機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強者才能繼續生存,并留下自己的后裔。
? ? ? ? “動物的世界里,從無安全感可言,只要活著一天,就要為了生存的資格而奮斗一天,絕不敢稍有松懈。從未見過哪只動物會莫名的頹廢,即使是餓了幾天,體力耗盡,奄奄一息,仍然會在遇到獵物的瞬間,積蓄起全身力量,絕地反擊,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會輕言放棄。僅僅是為了一口水,一口食,就必須以死相拼,以命相搏,更不要說交配權的爭奪了,那絕對是堪稱慘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看過它們的境況,你就會覺得,我們為了工作和戀愛,付出的那點辛苦,承受的那點壓力,真的是輕如鴻毛,簡直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