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植物的生殖》一節課,上了六節,沒有一節是滿意的。
? ? ? ?開始時的設計是展示學習目標后,學生看書,小組合作完成有關于花中與繁殖有關的結構填寫,得出有性生殖的概念;通過閱讀課本實例文字再次小組合作完成P4的討論題,得出無性生殖的概念和特點,最后介紹嫁接和扦插。
? ? 程度好的小組,通過討論,確實能完成這兩個環節的任務,但對七年級學習內容基本遺忘的小組來說,什么也討論不出來,大家都不會! 于是覺得這樣討論好沒意思,干脆就不討論了。
? 第二次課:導入中,我將我自己種的香水百合照片放PPT里,先復習花的結構,然后了解百合的繁殖,引出本課的學習:植物的生殖。然后展示花的一般結構,指導學生填寫P3的圖表填寫,得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后面通過多種無性生殖的實例講解得出無性生殖的概念,期間提問: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用無性生殖?最后展示多色菊花來講解嫁接,展示月季如何扦插。這次的課,基本都是我在講,發現的結果是,學生基本沒事干了,上課走神講話的多了,我得時時提醒他們。
? ? 第三次課:綜合了前兩次的經驗,我還是先展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先看課文,找出答案,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然后在第一環節中我先用香水百合和桃花模型帶他們回顧花的結構,期間還展示了百合的鱗莖繁殖。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了花中與繁殖有關的結構填寫,成功率大多了,也比較有效。再質疑:你如何判斷一種植物是不是靠有性生殖呢?極少同學能回答出來。
? ? 大部分學生說看有沒有開花。可是百合也有開花啊,但它主要是用鱗莖繁殖。
? ? ?看有沒有花蕊。但是百合也有花蕊啊。
? ? 看有沒有受精,可是你看不到它有無受精。
? ? 用顯微鏡看,那是不是太麻煩了?
? ? ?陷入迷茫之中了,我提示:受精卵發育成種子中的胚,胚是種子的一大部分,這下才有部分學生回答出來,如果是靠種子來繁殖,就是有性生殖。
? ? ?接下來展示了好幾種無性生殖的植物,總結出無性生殖的規律和實例。
? ? 最后指導學生看P7的扦插和嫁接,問:這兩種無性生殖的區別?妍同學說扦插只需要一種植物,而嫁接需要兩種不同植物之間結合。再問還有什么特點時,她說,扦插的遺傳物質完全來自母本,而嫁接是來自二者的遺傳物質。在她的第二個回答中我找到了學習的機會,展示課本中黑棗為砧木、柿子為接穗的嫁接實例,疑:這樣的植物長出來的果實是黑棗呢?還是柿子?還是黑棗柿? ?他們蒙了,想要再學習如何嫁接以及嫁接成活的關鍵時,下課了。最后的一次課算比較滿意。
? ? 課后,一學生告訴我說,我能不能對舊知識復習得深入一些。我才發現他們知識遺忘得太多,僅僅是圖片這樣的復習還不足以引起他們所有的回憶,記得以往我用畫圖的方式回顧花的結構,學生更能接受。
? ? ?今晚,又認真看了《可見的學習》,更能認同書中提到的“如果我們不犯任何錯誤,我們學習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如果沒有犯錯或沒有不成功的因素,我們很有可能并未參與任何挑戰。”p80;“教師不能講太多,否則變成了學生到學校來是為了看教師工作一樣”p83;“教師需要聽、講、做,學生也是如此。”p85;“我們需要的是表層知識和深層理解之間的平衡,最終導向概念性理解。”p86;“如果學生在掌握了足夠多的表層知識后再參與討論,與同伴共同學習,那么此時的合作學習最為有效。”p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