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讓世上消失一樣東西,就能讓你多活一天,你會選擇讓什么消失呢?會有一樣東西,能讓你甘愿犧牲自己的性命而讓它留在這個世上嗎?它會是什么呢?”
如果我問你這個問題,你會如何回答我?說實話,我無法一下子說出我的答案。也許,是自己無法直面自己的內心,畢竟,作為一個人,誰會沒有欲望?
或許,只有在面對死亡的時后,才會去真正地思考這個問題,去尋找此生為人的真正理由,然后明白自己為什么還需要繼續活下去,以及如何更好地活下去吧。可是,這個時候才明白這些,是不是太晚了些?
所以,我在書里尋找答案。
《如果世上不再有貓》是日本電影制作人川村元氣首部心靈小說。我喜歡它的封面,潔白的背景上一只黑色的貓。黑與白,也許,人活著就該簡單一點,對吧?
故事說的是一個與一只貓相依為命的郵遞員,30歲的時候,被發現得了癌癥來日不多。絕望中遇到一個長得跟他一模一樣自稱是惡魔的男人,惡魔跟他做了個交易,只要“從這個世界上每消失一樣東西,就能讓你的性命延長一天。”半信半疑間,他接受了這個交易,開始了一個怪誕至極的七日之旅。
惡魔抹去世界上的某樣東西,以延續他一天的壽命。電話、電影、時鐘……在這個漸漸失去的世界中,與愛貓相依,與初戀情人再會,與唯一的朋友相聚,思念死去的母親與長期斷絕關系的父親。
每消失一樣東西,他才真切感受到這樣東西的意義和價值。失去以后,才發現自己的內心一直都有個黑洞,只知向外無度索取,卻從未真正珍視過已經擁有的。電話,電影和時鐘讓他還能比較輕松地讓它們消失,可是有一天惡魔要讓貓消失,他卻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在和被施了魔法開口說活的貓相處的一天里,他忽然發現貓身上所承載的是自己一直苦尋的東西。原來自己一直擁有它,卻從未珍視過,原來他一直被自己內心的黑洞所惑。他果斷地中斷了和惡魔的交易,開始接受明天就要死去的事實,安排好自己的葬禮,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并把貓托付給他,然后穿上郵遞員的服裝騎車親自去送信,和父親達成了和解,因為他知道,其實他的父親是深深地愛著他的……
故事以一只貓作為貫穿整個故事的道具,給我們拋出了三個問題:
如果,電話消失了,我們的人生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如果,電影消失了,我們的人生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如果,時鐘消失了,我們的人生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如果,連貓都消失了呢…
每一件消失,都是我們日常所需、隨處可見,或許可有可無的東西,卻能讓我們長命百歲,你會換嗎?
每天我們都在思考自己想要做什么、得到什么,心中的黑洞在無限的吸收著一切,但現在卻讓你開始想象自己即將失去的東西,你可以想到什么,有什么是即使你用生命去換,也舍不得它消失的。
人生的這道減法題,你會做嗎?
被施了魔法開口說活的那只叫高麗菜的貓站在貓的角度問主人公為什么要給那么多的花取名字,為什么一定要區分?時間也一樣。太陽生氣和沉落是一種自然現象,但人類擅自為這種自然現象取了年月日、時分秒的“名字”。或許在沒有時鐘的世界后,就變得自由而平靜。人們急急忙忙的跟著時間跑,在快節奏快生活的時代,或許沒有時間的限制會過得更愜意一些。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已經習慣了奔跑,去追求眼前無數并非真正重要的事物,走到人生的尾端,才回頭怨嘆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是我們內心的黑洞一直讓我們在追求和索取的路上吧?奔跑的路上,我們需要經常停下腳步,回頭去審視下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人生想要有所得,必須有所失”這是書中一直在強調的觀點,所以,不管怎樣,請在有限的時間內珍惜你所擁有的所有吧。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活在當下,珍惜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