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感恩線降低,幸福感就會升高
這個簡單但重要的法則,是培剛在上幸福正能量課程時所提出來的,比方我們不一定要吃很貴的餐廳才快樂,降低感恩線的人,會懂得享受路邊攤的小吃,比方我喜歡在夏天吃個冰涼皮蛋豆腐佐柴魚片,或在冬天時喝上一碗熱呼呼的蛤蠣湯,就會很開心也充滿幸福感。
21期心敏訓學員們在西湖邊吃玉米的小幸福
懂得降低感恩線的人,就會時時覺察到別人對我們的付出和關心,都不是理所當然,甚至在工作時老板或主管罵我們,也都是花了他們不少的時間成本,只要常懷感恩和珍惜之心,就容易發(fā)現事件背后的價值和正面意義。
再來我分析一下感恩的「恩」字,恩字結構為「因+心」,心上有因即為恩,原來每次我們在當下發(fā)起任何起心動念「念?=?今+心」,就會「感」應到這一份「恩」,若不懂感恩,就是忘記要常種下善因。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佛家曾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是在果報出現后才會害怕,并感到后悔莫及,但菩薩卻不怕果報,反而果報來了,更應該要樂意承受,才能藉此平衡過去所種下的因。
就佛家的說法,因眾生多是「迷惑之人」,做錯事的時候沒放在心上,等到承受報應之苦時才感到害怕,但那時候害怕,卻已經來不及。
而菩薩是指「覺悟之人」,對于起心動念皆慎重,盡量不起惡念。因為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道理很簡單,但覺悟者有限,所以我們都要持續(xù)修行,這無關宗教,我覺得所謂修行,就是要保持邊「修」也要邊「行」的好習慣,請切記,修與行兩者缺一不可。
感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就是因為我們正活在這個「創(chuàng)因造果」的世界,我們每次所投出去的生命回旋鏢,最終都會加倍地飛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
如果我們再換另一個解釋,請大家閉上眼想象一下,前方有個裝著八分滿水的臉盆,當我們不斷想從中間把水往身體方向撈,水會從兩側悄悄地流出去,但反之我們往中間推水向外,水就會從兩側不斷地流向我們。
因此我才那么常在講課時強調:「感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為什么要強調?因為這個觀念大家都有,但卻很少真正提醒自己要常常注意到感恩的強度、廣度和頻率,因為感恩就是一種能量。
意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在1906年提出80/20法則,后來管理學思想家約瑟夫.朱蘭等人把它概括為帕雷托法則。比方80%重要成果取決于過去20%關鍵努力、80%資源掌握在20%人身上…
據我過去觀察在演講或培訓后,扣除課堂硬性規(guī)定要交心得作業(yè)外,會自發(fā)以寫紙條、寫卡片,寫在問卷、口頭表達、傳簡訊、E-mail和微信回應等方式表達感恩的,一般也是那20%的積極且愿意表達感恩的學員,當然若在特定文化的企業(yè)或是社福、宗教等相關團體中,比例可能會相對較高。
培剛老師收到的感恩信
我曾分享:「天底下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從『知道』到『做到』之間的距離。」天下許多重要的人生哲理,往往多是老生常談,但這些寶藏對我們有沒有幫助,其實取決于我們能否知行合一,才會進一步真正地產生巨大影響力。
大家都知道感恩很重要,但真的去做些什么?實際表達感恩的人,永遠是那不到20%的少數,而這些人只要持續(xù)這樣下去,自然比其他人更有機會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中勝出,被看見被提拔。
而且重要的并非結果,而是在日常生活過程中,或是職場上,常常懂得心存并表達感恩的他們,就已經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類都幸福了。
善用幸福方程式
身為世界上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的愛因斯坦先生,曾提出非常著名的質能方程式E = mc2
E表示能量,m代表質量,而c則表示光速。質能方程式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說明質量與能量的關系。
現今科學已可證明,世間所有物質都是由旋轉中的粒子排列組合而成,但不同的物質可能有其不同的振動頻率。實際上進一步探討,連我們的思想和精神狀態(tài)都會發(fā)出不同的振動頻率,所以頻率并不會一直都相同,是可以隨我們的心境調整而改變。
所以培剛套用質能方程式E=mc2,將其修改成人生幸福方程式:
幸福方程式:人生幸福=身體?× 意念
(身體參數限制為0~10,但意念參數卻可以從1~無限大)
在人生之中,我們的身體健康很重要,如果把自己身體狀況搞得很糟,再來正向思考這便是本末倒置。然而,若我們有健康身體后,影響我們人生幸福方程式的關鍵因素,就會以我們所發(fā)出的”意念”為主了。
心靈能量:藏在身體里的大智慧
關于意念的能量值,美國著名精神科醫(yī)師大衛(wèi)霍金斯博士David Hawkins, M.D., Ph.D.的研究“Power vs. Force”,由方智出版社所出版的《心靈能量:藏在身體里的大智慧》一書有不小參考價值,能量可以影響人,但我們也可選擇所發(fā)出的能量,這觀念很值得參考。
書中提到大衛(wèi)霍金斯博士提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二十多年長期的臨床實驗,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統(tǒng)計分析后,發(fā)現人類各種不同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能量指數,而身體也會隨精神狀況產生強弱的起伏變化。
霍金斯博士把人的意識映射到1-1000的范圍,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于200(20,000Hz)的狀態(tài)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詳細人類情緒振動頻率整理表列如下:
1.開悟正覺:700~1000
2. 安詳極樂:600
3. 寧靜喜悅:540
4. 愛與崇敬:500
5. 理性諒解:400
6. 寬容原諒:350
7. 希望樂觀:310
8. 中性信賴:250
9. 勇氣肯定:200
10.驕傲輕蔑:175
11.憤怒仇恨:150
12.渴愛欲望:125
13.恐懼焦慮:100
14.憂傷懊悔:75
15.冷漠絕望:50
16.罪惡譴責:30
17.羞愧恥辱:20
霍金斯博士發(fā)現,誠實、同情和理解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死人的頻率沒有意義,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
漸高依次是惡念、冷漠、痛悔、害怕與焦慮、渴求、發(fā)火和怨恨、傲慢,這些全都對你有害。但信任在250是中性的,信任有益于你。再往上的頻率依次是溫和、樂觀、寬容、理智和理解、關愛和尊敬、高興和安詳、平靜和喜悅在600,開悟(enlightenment)在700-1000。
他遇到過的最高頻率是700,出現在他研究德蕾莎修女(1910-1997, 獲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當德蕾莎修女走進屋里瞬間,在場所有人心中都充滿幸福,她的出現使人們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
這篇文章很有參考價值,這就有點像在分析我們玩在線游戲時,當中會有各種不同等級的人物,某種程度來說,我們的情緒意念與精神思想,就是決定我們成為什么樣人物的關鍵。
這是很好的啟發(fā),表示我們若希望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幸福,只有慎行和慎言還不夠,更得好好慎選自己所發(fā)起的任何念頭-「慎念」。
不要以為只在心中浮現沒說出口,或以為在背后偷偷說別人不知道,就完全沒有影響,其實當我們發(fā)起念頭的那一刻,頻率和能量就已經啟動,也開始真實影響了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和這個大千世界。
看看培剛老師的視頻號吧:剛好遇見徐培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