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天早上五點起床,你能接受嗎?
那每天六點半起床呢?你可能還得猶豫一下
一日之計在于晨,這個道理打小耳熟能詳,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了把道理放在一邊,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就變得懶惰了,包括我自己。冬天已經來了一段時間了,碰巧有幾次五點鐘起床要去趕班車,六點不到就出門了,從下樓的一剎那,我吃驚了。
<壹>
樓下有七八位老爺爺在晨練,有人打太極,有人小跑,還有的在拉伸筋骨,幾個人鍛煉的樣子,著實讓人覺得我這個二十幾歲的小伙子都沒有幾位大爺健碩,他們沒有戴手套,沒有戴口罩,就在瑟瑟寒風中聞雞起舞,我倒好,穿著大羽絨服,帶著口罩,圍著圍巾,戴著手套,像極了活在南極的人,瞬間慚愧。剛走了幾步,就看到迎面駛來一輛電動三輪摩托車,開車的司機穿的跟我一樣厚,但是發型亂糟糟的一點都沒有違和感,他開的很快,就跟我擦肩而過時,我注意到車廂里滿滿的一車菜,還有幾大瓶油,我猜這位快車手一定是給附近飯店送菜的,據我了解,他們這些送菜的都是半夜兩三點鐘就開始去批發市場拿貨,逐一送到飯店,沒日沒夜,難怪在微弱的街燈下看出他有大大的眼袋,他瞬間消失在我的視線里,趕著完成他今天的工作。
接著路過那條天天走的街,剛步入路口就聞到了炸油條的味道,這味道再熟悉了不過了,一家三口早已準備好今天要賣的早點,已經和好了面、燒開了油、做好了豆腐腦、炸好了油條虛位以待,我特意看了一下時間,那一刻是早上六點零五分,這樣推算,他們至少五點鐘就已經到了攤位,面也是昨晚就得和好,我想他們有睡眠時間嗎? 為了每天掙一點微薄的汗水錢,起早貪黑,更加覺得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貳>
陳笑是我認識的同學里面起的很早的一個學姐,我們認識是因為大學里我們這個班是唯一一個跟女生混住的,我經常去找門衛大叔聊天,剛好那天陳笑也在,就一起聊了起來。她比我大兩歲,當然那時候她也是大三了,聽大叔說陳笑每天都是五點半就出了宿舍樓,無論刮風下午,都會帶著書到外面的街道讀書,借著燈光背單詞,背句子,背考試的東西,臨近大學畢業,我問她都考了些什么證,那拍了一張照給我,我看到那些證書的片刻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我問她考這么多證書有什么用嗎?她說:“這是一個人大學期間學到的東西,學到的就是自己的,除了拿到證書,我還可以見識到很多市面,當然工作也會好找一點”。相比而言,我那時候也想著早起晨跑,就約了同專業的一個老鄉,堅持了好幾天,就被自己的被窩征服了,意志力很是不堅定。
<叁>
我認識一個文化公司的老板,他是專門做活動策劃的,經常需要熬夜加班討論活動流程,好幾次約他見面,他都是精神飽滿的,我問他怎么可以保持這種狀態?他的回答是“不管多晚休息,我一定保持早起,鍛煉,晨讀”。我就是很佩服這些人,尤其是這些企業家,前幾天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的一份行程表讓很多人驚訝,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四點鐘就起床,一整天的時間安排的相當緊湊,這份行程表非常值得我們這些年輕人反思,到底是成功了才起的早,還是起的早才變得越加成功?
我們總是覺得睡懶覺是一種享受,殊不知比我們更優秀更成功人,起的比雞好早,睡的比豬還晚,他們習慣了早起健身,讀書,工作。同樣是一天,早起的人就比我們多幾個小時工作或者學習,按每天2小時計算,一年就是730小時,十年就是7300小時,日積月累,他們走的比我們遠,學的比我們多,成功的比我們快,當然我們更加健康。
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們還是可以漸漸的學會早起,習慣了早起的人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現在的我會早起,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朝氣,一種斗志,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希望你也能給自己一點勇氣和決心,學著早起跑跑步或者讀讀書,我相信你會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感謝關注,無論風雨,我依然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