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7年受其他論壇作者的啟發,寫下的無序的家事,隨便看看吧~
147、絢爛的背后(一)
這些豐富多彩的精神與娛樂活動,是我們的極樂世界,是我們青春里迫不及待證明自己存在感的方式。但這些龐大的送禮,社交活動,必然離不開家人的支持。這個,在我這兒就比較困難了。這中間發生了2件事,提醒了我自己,我的生活是兩面性的,在學校,是陽光普照的A面,但一回到家這個頻道,就依然是陰影下的B面。
第一件事是,借款事件。因為巨大的人情往來,靠每周5-1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足以應付,收了別人禮又必須要回,于是就有了人生初最始的借債,這種借債主要來源于同學,都是短期內的。一般就是當周借,次周還。但我的實在有點多了,拆東墻補西墻,一直到了初三上學期快期末的時候,眼看著就要放假,這些錢必須還掉。我只能硬著頭皮干了人生第一票:騙。
這種“騙”主要就是向父母撒謊,我當時的理由是,借了同學毛衣被偷了(班上集體活動,統一衣服,我沒那樣的毛衣,借的隔壁班同學的,洗了晾外面不見了),要賠同學毛衣。
很顯然,我的第一票很不成功。父母雙雙都很生氣,覺得我如此不懂事,家里本來就困難我還不小心,給家里增加壓力。
我哭的很傷心,覺得要是拿不到錢,也無法面對同學,就不能去學校了。
在雙方對峙中,還是父親更明事理,在下午4點的時候松了口,同意把錢給了我。
“呼”,長呼口氣。在拿到錢的那一刻,心里石頭落地。真不容易。
148、絢爛的背后(二)
第二件事是,“走人戶”事件,因為這個是輪流的,我去了別人家,按理同學也應該來我家,而且當時我小哥初三的時候也有帶同學回家,父母態度還可以。于是我也大膽的邀請了5位同學來我家。
事實證明,我腦子確實是欠抽。當天晚上母親做完了飯迎接我們的,不過第二天早上起來就讓我們自己解決了。
我懷著惶惶不安的心情,做了簡單的飯菜給同學們吃,心里想著,但愿她們不要往心里去才是。心里默默的感嘆,為什么同是父母,區別這么大呢?
罷了,我又不能換父母,只有我對同學們好一點,多跟她們解釋下。
149、絢爛的背后(三)
寫了這么多,依然沒有寫到我的成績與考試問題,這個是重中之重。但在寫這個前,我需要把初中期間生活家庭這個頻道里發生的幾件事寫完。這個期間大概就有三件大事:1、天才落榜了;2、我有了“親人”;3、我讓出了竹馬;。
先寫第一件。前面有同學一再提到讓我寫回天才哥,說實話,不是我不寫,而是這個期間他的表現實在平淡之極,泛善可陳,無料可寫。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高考落榜了,連三本都沒上。顯而易見,不是他沒努力,而是從初二起,他的頻道就分為兩種:賭與不賭。打牌,大概是他的一個長期目標,他沒有從思想上放棄。從他高二再回到學校,大概也只是為了逃避家里的農活,而并非有升大學重振江湖的宏愿。
令各位看官失望了,他根本就沒上大學。而且因為實在是差太遠了,家里也還沒富裕到能讓他讀自費大學的程度。當然如果他想復讀,父親是會同意的。顯然,天才并無此意。高中生活就此告一段落。
暑假過去的時候,父親為了讓他不要賦閑在家,幫他找了一個工作,在鄉里教書。代課教初中。工資130。
雖然身份有了變化,從學生變為了老師,但他的事業還是沒有變,那就是,打牌。教書的時間里,他主業是打牌,副業是教書,對主業是非常之兢兢業業,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全年無休。這期間,我幾乎沒見過他,他只有在過年才會回來,平時是即使路過家門而不入,一方面是我們家確實比較冷,回來沒啥意思,另外打牌確實是事業,疏忽不得。
從這兒開始,我們的生活成了兩條平行線,之后所有關于他的消息我都是從第三方得來。我們結束了共處的時期,不再參與對方的生活,共歷同樣的場景。
由著他邁向成人開始,我們換入了新的模式。
150、絢爛的背后(四)
對于第2點,我用了這個標題,為什么是“我有了‘親人’,我不是有父有母嘛,難道他們不是親人?我只想說,這是我內心的感受。父母,哥哥,大概是我戶籍上的親人,而這期間,我有了心理上的親人。那就是A姐和B妹。講講我們的友誼。
對于A姐之間,在我停學那一年,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同時也在這期間明白了,我們是共同被壓迫的群體。所以,我們之間有種弱勢群體的相憐、相連,這是一種獨特的,長期的,不可摧的友誼。當我與父親抗爭再回到學校,我做了她沒做的事,我提前一步沖破了封建的牢籠。于是在她心里有一種:你反抗了你英雄,我不吱聲我孬種,我做不了英雄,但我愿做英雄后面的后盾,我愿意守望你,給你力所能及的支持,幫助英雄完成抗爭和復興大業的情結。
于是,在初中的三年(兩年半),她做的事是:
一、精神:每個周六默默守在村口,等著我們回來。我們像是科舉回來見到親人,又像是外出遠行許久未見的朋友,然后絮絮叨叨的說著這一周發生的事:人氣王又寫新詩了,三號又過生日了,我打牌又贏了,數學又考第一名了,。。。事無巨細,一一道來。可以說,她對我整個初中期間的生活了如指掌,她似乎就在我的學校生活里,我,似乎又在為她讀著書。我講我的生活時,她聽得很投入,臉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她由衷的覺得,你現在的豐富,真好!我的初中生活真平淡。你性格這么好,又聰明,你應該值得擁有這樣的豐富。那是一種由衷的,全面的接納和欣賞,這種全方位無死角360度的贊賞和接納,足以治愈你其他方面的匱乏,比如親情淡薄。
二、經濟。A姐由于已是個全職農民,而他們家相對對孩子較為寬松,她是有小金庫的。金庫來源主要是親戚壓歲錢,以及家里有大筆收入(比如賣豬)時會給她5元10元的,所以她在家務農2年后,已經是百元戶了,這是碾壓同齡小孩的,我們“國庫”很少超過二三十的。50元都是大戶了。但從我復學開始,她的這些錢基本只有一個用途:借給我。我前面講的那大窟窿是短期借款,其實還有個長期借貸,就是她這兒。那是一種安全感的存在,我知道父母那兒解決不了的,還有她。如果說人氣王與五號有老師姐姐疼,復讀A有爸爸疼,那么我是有她,A姐。這個期間,她就充當了我姐姐的角色。
于是,在這期間,我在心里把她定義成了親情,而不再是友情。
而對于B妹,因為我上初二時她也和我到了一個學校,低一屆。我們每周結伴同行,這也是另外的一種相伴。
記得我的騙款事件那周,我覺得回校無望了,于是讓她先走,她不走,后面見實在吵的厲害,我肯定的告訴她“我是真的走不了了,你還是走吧”,她走出了我家門。直到下午4點我收拾好東西出門的時候,發現她居然還在我家門口石頭上等著我。那是一種單純的依賴,執著的陪伴:沒有你,我就是不走。我也說不出什么理由。
如果說,我這一生有粉絲,那就是她倆。這是一種多元化的但又純粹的,足以銘記和相伴終生的情愫。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