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財務借(Debit)貸(Cebit)
“借貸”本身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如同名字一樣是個代號。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 如何判斷記在借方(D)還是貸方(C)?
- 首先分清楚涉及哪幾大會計科目,具體的會計科目到底屬于六大類科目中的哪一大類。關于會計分錄究竟屬于哪類科目(常用的見附錄),根據經驗總結或看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
六大會計科目:
資產類、負債類、有者權益類
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利潤類、收入類、費用類
利潤 = 收入 - 費用
-
其次分析是記在借方還是貸方?
只有資產以及費用兩大類科目記在借方 表示增加,記在貸方表示減少,其他的四大類都是記在借方表示減少,記在貸方表示增加。賬戶的余額一般在其增加方。結合以上兩個公式整理表示如下:
資產 + 費用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 收入 -利潤
借 貸 借 貸
+ - - +
示例:
提取現金5000元,準備發工資。怎樣寫這個會計分錄呢?
首先弄清楚涉及到哪幾大類科目。顯然,現金屬于資產類,而應付工資屬于負債類。現金減少了,應付工資(即要付給工人的工資)也減少了。按照資產類以及負債類科目借貸方的含義,可記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工資 5000 貸:現金 5000 **
嚴格來說,這道題正確的會計分錄應該是:
a. 借:現金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b. 借:應付工資 5000 貸:現金 5000
因為按照流程來說,首先是將銀行里面的錢取出來,此時存款減少,手頭現金增加,這個就是a分錄的含義,再是將現金分給工人,現金減少,應付工資減少,這就是b分錄的含義。從本質上來看,a與b會計分錄加起來與上面的分錄還是一樣的。寫出a與b兩個分錄表明思維更嚴謹細膩。
附錄常見會計科目:
資產類科目: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賬款、其他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補貼款、存貨、待攤費用、其他流動資產、長期債券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清現、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遞延稅款
負債類: 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預計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
所有者權益類:資本公積、實收資本 、未分利潤、補貼收入等
收入類: 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
費用類: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利潤類: 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提取公積金
二、 財務三大報表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是靜態報表,表明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現有義務和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 我國資產負債表分為左方和右方,左方列示資產各項目,右方列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
基本結構:
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不論公司處于怎樣的狀態,這個會計平衡式永遠是恒等的。左邊反映的是公司所擁的資源;右邊反映的是公司的不同權利人對這些資源的要求。債權人可以對公司的全部資源有要求權,公司以全部資產對不同債權人承擔償付責任,償付完全部的負債之后,余下的才是所有者權益,即公司的資產凈額。利用資產負債表的資料,可以看出公司資產的分布狀態、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情況,據以評價公司資金營運、財務結構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動性或變現能力,以及長、短期債務數量及償債能力,評價公司承擔風險的能力;利用該表提供的資料還有助于計算公司的獲利能力,評價公司的經營績效。
損益表(利潤表)
損益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間生產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它是一張動態報表。損益表可以用來分析利潤增減變化的原因, 公司的經營成本, 作出投資價值評價等。
損益表的項目,按利潤構成和分配分為兩個部分。其利潤構成部分先列示銷售收入,然后減去銷售成本得出銷售利潤;再減去各種費用后得出營業利潤(或虧損);再加減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后,即為利潤(虧損)總額。利潤分配部分先將利潤總額減去應交所得稅后得出稅后利潤;其下即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積金和應付利潤;如有余額,即為未分配利潤。
利潤表依據** 收入 - 費用 = 利潤 來編制,主要反映一定時期內公司的收入減去支出之后的凈收益。通過利潤表,我們一般可以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評估,從而評價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和報酬。
利潤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費用,說明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利潤或虧損數額,據以分析公司的經濟效益及盈利能力,評價公司的管理業績;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財務成果的來源**,說明公司的各種利潤來源在利潤總額中占的比例,以及這些來源之間的相互關系。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主要是要反映出資產負債表中各個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并根據其用途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個活動分類。現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機構在短期內有沒有足夠現金去應付開銷。
現金流量表的組成內容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一致。通過現金流量表, 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影響, 對于評價企業的實現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管理, 要比傳統的損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礎。
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是指企業庫存現金、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銀行存款(包括其他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 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高、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短期投資。現金等價物通常指購買在3個月或更短時間內即到期或即可轉換為現金的投資。不同企業現金等價物的范圍可能不同,如經營活動主要以短期、流動性強的投資的企業,可能會將所有項目都視為投資而不是現金等價物,而非經營投資的企業,可能將其視為現金等價物。企業應當根據經營特點等具體情況,確定現金等價物的范圍,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確定現金等價物的會計政策,并一貫地保持這種劃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