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遠山淡影》是我接觸石黑一雄的第一部作品。這幾天斷斷續續地看,昨晚終于看到悅子說出那句“那天景子很高興。我們坐了纜車”。粗略初讀并沒有意料到這句話的戲劇化以及主人公情緒的變化,直到看到譯者的譯后記,我才幡然醒悟,悅子的偽裝像是原本化了卻依然透明著屹立的冰雪在風吹中最后一擊嘩啦啦地倒下了。
細思極恐。
說實話,我并不喜歡文中對于佐知子和萬里子這對母女的描寫,倒不如說是人設的不討喜。佐知子性格里的擰巴,自尊,以及寄托夢想于遙不可及似乎不會實現但是一直在滿足她因極度想要逃脫暗淡無光,死氣而膨脹的虛榮,難以想象。萬里子人格的陰郁,任性,叛逆,她與母親之間的矛盾在任何微小的事件中都會激發。緊張的母女關系在佐知子淹死女兒想要保護帶走的貓咪時達到頂峰。氣氛甚至提到嗓子眼了,石黑的敘述卻仍是不緊不慢,佐知子總在萬里子跑出去時說出并無大礙的話,對于想要離開日本的想法在悅子的問切中闡述萬里子會在那里生活得更好,事實上正是溝通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后面的發展。而作者恰恰狡猾,閉口不談了。
如果說佐知子是悅子的陰暗面,是她派遣罪惡感而故意編造的人偶,那么從后來景子的自殺可以窺見萬里子的后來。小說零散的記憶層層疊疊,記憶的軌跡若隱若現,可以看出人物之間的關系,但沒有清晰的導引線可尋。戰后的日本廢墟上依舊有綠芽,生命是茂盛的,可仍然會失望。改變,顛覆,這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包括文中提到的一對夫婦支持不同政黨的事例反復從不同的人嘴里說出,意義更耐人尋味。失望,希望,充斥著佐知子的內心,這是悅子那段時期的寫照。所以 她堅信,一次又一次想著逃離這個國家,新的地方會有更好的重生。她是愛著萬里子的。她總是說“事情最后會變好的”。
會變好的。
她受過良好的教育,很強的自尊心驅使著她更進一步地在心中構想遠去的藍圖?!拔铱梢哉乙婚g坐著,然后慢慢變老”伯父的空房間更像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霾,佐知子只要伸出左手,慢慢的整個生命被吞噬。她猛地抽回手。事情最后會變好的。
面對同樣戰后日本的失望,藤原太太更坦蕩地接受,她的過去我們知道甚少,但從緒方先生的言論可以推斷出藤原太太的過去不錯。在經歷戰爭,喪子之痛后,她在這平平淡淡開了間面館,平平淡淡地生活,甚至平平淡淡地接受戰后的改變。后面還有一段對于佐知子表姐來到拜訪的刻畫,借她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談及的帶過一筆改變的人事。
時態在變,世事在變,人心也在變?;貞浺嗾嬉嗷玫囟逊e在悅子記憶的角落,再來一次,她是否還會選擇遠走異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