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間聽到一首很美的歌《秋釀》,聽到“春天的麥芽釀出秋天的酒啊”,瞬間被吸引。還立馬想到金子美玲的一首小詩,也在這里摘錄出來:
《不可思議的事》
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是從黑色云彩里下的雨卻閃著銀色的光;
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是吃著綠色桑葉的蠶,身體卻是白色的;
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是誰也沒有碰過的牽牛花自己卻悄悄開放了;
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是問誰誰都說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些都是自然變化的美與神奇之處。
可是,我卻忙著跟自己打架而很少自主的注意到這些。
每天,都想早早上班、早早下班,希望同事很好溝通,學生聽話勤奮,一個又一個的愿望都不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不過,當我真正開始看自己的時候,對自己充滿了懊惱和無奈:明明不甘于現(xiàn)狀,卻一直停留在現(xiàn)狀;明明不想生氣卻還是板起了臉不說話。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有時候看到身邊的人不斷地出現(xiàn)各種抱怨的時候還會在心里送給對方一句:不滿意請趕緊另謀高就。其實,這句話也適合我自己。我與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只是沒有把那些抱怨宣之于口。
要說,這還是一個進步。其實,這就是一個進步。
只是,當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注意到的從來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易怒。但我又不是那種會隨意對周圍人發(fā)火的人,所以,就沉默著。
這基本能夠成為我嚴肅且不講話的原因。
大部分的不開心來自于工作。不過關于工作,我覺得我都想得很明白了,這些都只是一個選擇,而且,沒有非但如此的選擇。所以,我也并沒有什么可生氣、可較勁的。
前兩周上下班的路上一直在聽張德芬關于修煉自己內心的音頻,里面的很多內容,我深以為然。只是有時候并不是自己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去做,只是在被負面情緒充斥著的時候很難突破自己看到光亮,更不用說去鼓勵自己甚至享受生活的各種美好了。
看我自己手機的備忘錄,我也能看到我自己的覺知。在2017年9月8日早上我就在手機里寫了這么一段話:
早上站在擁擠的車廂里,讀著“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要記得抬頭仰望星空,注視月亮”這樣的句子,耳邊響起“我們去大草原的湖邊,等候鳥飛回來”,心里一大片開闊和寧靜漾開來……
就在我寫這篇文字的時候,前同事給我發(fā)來微信,要我推薦幾本關于會講話、性格塑造和能夠看透別人心理的書。看到這個信息的時候不禁覺得好笑,但不是因為同事要我薦書這件事。因為她的字里行間透露著急切的愿望:希望自己會講話,有討人喜歡的性格,能夠洞悉別人的心理。也許對她來說,讓人薦書有用,但是,不管怎樣,都需要開始實踐。(其實,我不太喜歡平白無故給人薦書,一來,吾之蜜糖,不知道你會得到什么;二來,人家可能是一時興起,我說的天花亂墜也不見得對方會去讀;第三,我們的關系也沒有那么近……)
之前看過一句話價值往往催生更大的價值,期待多是空中樓閣,現(xiàn)在想來,行動是絕對的第一生產(chǎ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