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上一章:忠肝義膽
推薦作品:在細微之處潛移默化——我眼中的英倫
蒙古太宗三年五月,窩闊臺親率中路軍攻河中府,斡陳那顏為左路進兵濟南,拖雷為右路出鳳翔,攻寶雞。蒙古大軍三路齊發,兵鋒直指金都汴京。耶律朱哥所部隨右路軍出戰。
金庭分析態勢,認為若死守黃河天塹,一旦蒙古鐵騎迂回后方,必將土崩瓦解。遂決心調動大軍南下,與蒙古右路軍決戰。
蒙古太宗三年臘月,金朝調二十萬重兵會集于鄧州。金軍統帥為完顏合達、移刺蒲阿,中軍統領為完顏陳和尚。
蒙古軍北渡漢水,在禹山與金軍遭遇。托雷軍僅四萬,卻不顧金軍人數眾多,又占地利優勢,主動發動進攻。其命奧屯世英率部正面牽制,速不臺、耶律朱哥所部分兩路側后迂回,攻金之措手不及。
是役,契丹人為主力的耶律朱哥部奮勇向前,百戰名將速不臺亦有不如。耶律朱哥領軍沖入敵陣,戰馬被亂箭射倒。金軍蜂擁而至,誓要生擒耶律朱哥。
眼見形勢危急,叱干雅魯率親軍拼死護衛,親手斬殺金軍卒十余人,壓住陣腳。后又指揮數十精騎反擊,又令弓弩手逐級掩護,終將耶律朱哥救回本陣。回望部眾,反擊精騎無一生還,親兵死傷百余人,賀蘭豐亦帶傷三處。
叱干雅魯教訓道:“日后出戰當隨我左右,不可如此魯莽。”
賀蘭豐對曰:“不魯莽早已死多時也。叔父奮勇,侄兒豈能膽怯。力保將軍無恙,才是你我進爵之道。”
金軍拼死抵抗,蒙古軍未能得手。
托雷審時度勢,遂退兵三十里,不與金軍正面交鋒。仍令奧屯世英依舊正面牽制,按竺邇率部迂回鈞州,其余所部分散而行,攻擊金軍后方。此乃草原狼族戰術,令金軍顧此失彼。一路之上,諸縣皆破,所有積聚焚毀無余。
數日之后,金軍發現后方糧道已斷,又恐蒙古軍乘虛攻汴京。遂放棄鄧州決戰之打算,十五萬人倉皇北撤。
托雷僅派三千蒙古軍緊緊跟隨,伺機騷擾,但又囑其避免正面交鋒。蒙古軍如群狼一般圍攻襲擾,使得金軍一路之上疲憊不堪、苦不堪言。
蒙古太宗四年正月,蒙古中路軍突破黃河防線。聞得此信,金軍恐慌異常,加快撤退步伐。但為時已晚,托雷軍會合中路軍一部,將其圍困在鈞州三峰山。
此時的金軍,經長途跋涉,士氣大跌,又因沿途州縣遭毀,給養盡喪。到三峰山時,已是軍心動搖、兵無斗志。時逢天降大雪,金軍“僵凍無人色,幾不能軍”,且“三日不食”、銳氣全無。
托雷軍五萬圍困十五萬金軍已然了得,將其全殲更是不易。托雷下令兵分兩部,輪番修整,交替攻擊。且圍三闕一,令金軍無死戰之志。金軍倉皇逃命,被蒙古軍截殺,十五萬大軍灰飛煙滅,移刺蒲阿被擒。統帥完顏合達、中軍統領完顏陳和尚領殘部敗走鈞州城。
完顏陳和尚,本名彝,字良佐。金正大五年,率忠孝軍四百騎力戰,破蒙古兵八千之眾,取大昌原之捷。史書記載:“蓋有蒙古之難,二十年間始有此捷。”完顏陳和尚“一戰名動天下”。
金正大七年,蒙古真定萬戶史天澤率軍圍攻衛州,完顏陳和尚率忠孝軍為先鋒,擊敗蒙古軍,解衛州圍。
金正大八年,蒙古速不臺部攻陜西,兵至潼關,完顏陳和尚率忠孝軍往救,大敗蒙古軍,追至倒回谷。實為金末第一名將。
鈞州城軍民已無戰心,蒙古軍殺至,旋即城破。耶律朱哥部率先入城,與金軍殘部展開巷戰。
金國軍民素聞蒙古軍殘暴,破城之時難免屠城,遂惶恐萬分、四散奔逃。契丹與金有滅國之恨,比之蒙古人猶狠,所遇之金人盡數虐死。
叱干雅魯所部沖殺在前,見十數金卒擁一體態臃腫之人逃竄。此人雖身著軍卒號衣,但旁人皆對其有敬畏之態。賀蘭豐奮勇上前,斬殺金卒四人,將其生擒。問之姓名,方知為金軍統帥完顏合達。
賀蘭豐又見一眾老弱婦孺跪地懇求,意欲上前饒之性命。卻被后繼兵卒盡數斬殺,無一幸免。一滿月小兒被馬蹄踏碎頭顱,其狀甚慘。
賀蘭豐于心不忍,嘆曰:“既已投降,又何必如此!”
叱干雅魯問曰:“公子若見殺父兄仇人,又將如何?”
賀蘭豐道:“殺父兄之仇敵斷不可饒,然百姓無辜。為人主者不為,卻使黎民遭罪。我等此為與暴虐金庭何異?”
叱干雅魯道:“生逢亂世,不能以常理度之。然公子所言,已顯王者之氣。”遂命所屬部眾不可妄殺。
轉過街角,一破屋前立一虬髯大漢,渾身掛彩,卻安然若素。視賀蘭豐等人如若無物,英氣勃然,不可言喻。
賀蘭豐見此人絕非等閑,上前問道:“汝為何人?”
大漢曰:“我金國大將也,欲見你家將軍。”
叱干雅魯令六騎將其夾于期間,詣行至耶律朱哥帳前。
耶律朱哥喝問:“汝是何人?”
大漢答曰:“我忠孝軍總領陳和尚也。大昌原之勝者我也,衛州之勝亦我也,倒回谷之勝亦我也。”
眾軍愕然。
耶律朱哥又問:“汝今來投何意?”
完顏陳和尚道:“我死亂軍中,人將謂我負國家,今日明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
耶律朱哥令其下跪聽命。完顏陳和尚昂然不為所動。
耶律朱哥大怒,令軍卒持刀砍斷完顏陳和尚右腳,又將其雙腿脛骨打斷。完顏陳和尚跌落塵埃。
耶律朱哥喝問:“降乎?”
完顏陳和尚咬牙道:“不降!”
耶律朱哥勃然,令軍卒持利刃割其臉,豁口吻至耳。
完顏陳和尚滿嘴噴血,大呼道:“我死意已決,休得枉費心機。”
叱干雅魯上前勸曰:“此人英雄耳,當留其性命。”
耶律朱哥怒目視之,叱干雅魯低頭后退,不敢再諫。
賀蘭豐見此景,悄然淚下。想起乃父亦有此舉,頓覺肝膽俱碎。幾欲上前,無奈形勢不允,只得以刀頓地。
耶律朱哥又施酷刑數道,完顏陳和尚罵聲震天,至死不絕。
耶律朱哥獨坐案頭不語,大帳前一片默然。
少頃,耶律朱哥嘆道:“真乃忠烈之士,我等不如也。”遂緩緩起身,持馬奶一爵,灑地祭奠。祝禱曰:“好男子,他日再生,當令我得之。”
又謂之叱干雅魯:“此乃英雄也,理當厚葬。”
完顏陳和尚不屈而死,時年四十一歲。是年六月,金庭詔贈鎮南軍節度使,塑像褒忠廟,勒石紀其忠烈。
后世李東陽贊曰:“汝何官?金大將。汝何名?陳和尚。好男子,明白死。生金人,死金鬼。脛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軀一腔血。金人憤泣元人夸,爭愿再生來我家。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恥,夷狄之臣乃如此。”
鈞州三峰山一戰,金朝主力盡失,可戰之將亦喪失殆盡,滅亡之勢,已成定局。
叱干雅魯力救耶律朱哥有功,升任親軍千夫長。賀蘭豐擒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有功,升任百夫長。
叱干雅魯謂之賀蘭豐道:“也可那顏(托雷)用兵出神入化,速不臺等勇猛無敵,此等狼性鐵騎必得天下。我等復仇大業,難亦!”
賀蘭豐仰望蒼穹,不語。
目錄
下一章:天神折翼
推薦作品:在細微之處潛移默化——我眼中的英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