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這樣一位朋友,叫她小x好了。
小x畢業之后靠父母關系到了一家國企上班。因為她所在的單位與我單位是合作關系,又恰好與我年齡相仿,所以我們有了一些交集。
小x每次都說:“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什么規劃,只希望工作不要太累,老板記得加薪。”她做事很糾結,在豆沙面包和椰蓉面包上都要選擇十分鐘,她很會浪費時間,訂一張返鄉的高鐵票可以不斷改簽四次,過一兩個小時刷一次票,可以足足用掉一整天的時間。她畢業兩年多,在事業上沒有多大的成就,卻整天抱怨著沒有學到東西。一下了班就窩在寢室,刷完手機又刷電視劇,一直到腰酸腿疼,才起身去洗漱。這時,基本已經夜里11點了。
這樣的小x卻也常常跟我說,她想要改變,卻不知道怎么辦。
我想起自己也有過那樣一段時光,工作剛剛走上正軌,工作量不太大,工作難度不太強,比起剛入行時,相對舒適。那時的我有著極度緊繃后的松弛感,但這過度的松弛又像一張懶人沙發把我嵌了進去。那段時光像黑洞,日子過得飛快,在記憶中卻只留下一些黑點,沒有情節。在那段清閑的時光中,我感受到最多的不是舒適愉悅,而是百無聊賴。我精疲力盡,就像被宇宙中的黑洞吸走了時間和體力,只留下一線痕跡。現在的我絞盡腦汁也只能回憶起那段時間中一天的生活,就像是被點擊了單曲循環。
單曲循環的日子被所春節假日打破,希望新年新氣象的我,開年一上班便著急給自己報了健身課程以及各種網絡付費課程,至于之后產生的知識焦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過總算是幫助我走出了那段被折疊的時光。
回顧往昔,才對“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這句話深以為然。
我想,許多人都會有那樣一段渾渾噩噩的時光吧,只不過有的人醒悟的早,有的人卻一直醒不來,現在的網絡科技又加重了麻醉藥的劑量,使更多的人想醒卻醒不來,甚至沉醉到不知是夢是醒。
知名作家韓寒在他的《我所理解的教育》一文中也說過這樣一段話,以表明時代不同,誘惑不同:
“時代不一樣了,在我退學的上古時代,吃雞就是去肯德基吃原味雞,吃瓜就是路邊買個瓜吃,所謂玩手機就是掏出你的諾基亞,把屏幕從綠色的變成橘色的,周圍人都驚呼牛逼。比如我,退學后,一周就要去好幾次陜西南路地鐵站的季風書園買書,回來看書看電影寫東西遠行采風,采風這兩字聽著土得掉渣,但基本娛樂生活就是這樣的。如果我在今天退學,八成也是要荒廢在打游戲和玩手機上。”
在我看來,網絡先是填滿了我們所有無所事事的時間,最后,慢慢吞噬了我們全部的時間。它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信息、更便利的生活,但同時也打碎了我們的注意力。
所以想要改變自己,擺脫垃圾時間的關鍵便是:保持專注、保護好自己的自己的注意力不被收割。
我推薦人人都進行寫作。寫作是一項可以讓你保持專注、深度思考的工具。寫作的入門門檻很低,只要你手邊有一張紙一只筆,或一臺電腦、一部手機,你就可以開始。寫下自己的生活,寫下對事情的感觸,寫下自己對萬物的思考,慢慢地,你會看到了一個更深入的自己。
一起寫作吧!一起過上可掌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