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彤彤,我和老公之間的小矛盾就不斷,關于對待孩子方面,很多時候他覺得我小題大做,而我覺得他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事后靜下心去想想,男人與女人在思考問題上的確存在許多不同。女人關注的是感受,男人關注的是事情,所以當出現了爭吵男人一味追究事情的對與錯,不如先關注女人的情感需要!(大V創始人,哈爸在《我是炫妻狂》中,提到過這一觀點,這本書本是給老公的圣誕禮物,但還是覺得自己先看后再給的好!)
那么,對待孩子,我們該以怎樣的姿態對待,我覺得,我們要蹲下來與孩子對話。起初聽到這句話,應該是在外出學習時某位老師的講座,但深深對我產生影響的是蘇主任,因為他不僅告訴我們每位教師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為,他還真正的踐行著這樣的思想。
這是一次我在教室里,向外望去看到的畫面,我立刻拍下了這張圖片,蘇主任當時正在處理一年級兩名學生的吵架事件,這是他的常態,與學生平等對話,首先要讓孩子覺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獨裁者,控制者,他曾說過,“世界上最美的是人,而人最美的的姿勢是看書的姿勢”,而就在那時,我覺得蹲下來與孩子對話的姿勢也很美!我想,一生中能遇到這樣的老師,孩子們應該是幸運的,我有這樣的引路人也是幸福的。
蹲下來與孩子對話,也不單單指這樣一個動作,更是指大人們要對孩子有尊重。有時我們說孩子淘氣也好,不聽話也好,很多時候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孩子沒做到你想要的樣子就是不聽話嗎?我深深的記得彤彤在一歲半左右,我和老公帶她去廣場玩,彤彤要坐滑梯,我說“上面被別的小朋友踩臟了,咱不玩了”,彤彤轉身在地上撿了一張別人丟的衛生紙,彤爸看到立刻給扔掉,同時說“臟,別啥都撿”,但我看彤彤的樣子,知道,她想拿紙去擦滑梯,我問她是嗎,彤彤委屈的眼淚在眼睛里打轉,爸爸也立刻意識到了自己誤會了孩子,抱起孩子,親親,當然我更希望爸爸用語音表達出自己的歉意,讓孩子懂得爸爸的愛,不過爸爸或許有他的表達方式。說這個例子就是想說,尊重孩子,會讓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有自信的人格,這比“聽話”重要的多!在此我不得不多說兩句,就在昨晚,彤爸強行關掉孩子看的動畫片,孩子強烈的反應是正常的,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不是慣著孩子,長時間看動畫片對孩子眼睛不好這是我們大人考慮的,但是我們可以平時去與孩子交流,并在看動畫之前與孩子達成協議,強行關掉,就是大人的錯誤之舉。
心理學家諾爾蒂說:“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羞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內疚;如果兒童生活在贊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愛;如果兒童生活在坦誠的環境中,他會在這個世界上尋找到最好的愛。”成長的環境對孩子至關重要,讓我們給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傾聽,多一分自由,做孩子的陪伴者,而不是控制者,更不是會說話的玩偶!愿我們都有健康,陽光的寶寶!
過年了,走親訪友,你會遇到這樣的另類“寵愛”,我們不能愛與情面而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害,保護我們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