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高聳入云的大樓,畫著精致的妝容,身著干練的職業套裝,手捧一杯星巴克,優雅地坐在蘋果電腦前,大概這就是很多人對于外企白領的印象。三年前,即將畢業的時候,作為一名來自四線城市,工人家庭,考入非北上廣重點大學的普通女大學生,外企白領大概就是當時所能夢想到最好的職業了。
小時候母親總和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不要像她一樣在工廠搬了一輩子鐵疙瘩,落下一身的毛病。當時的我并不懂得考入一所名牌大學究竟意味著什么,只是想我應該聽母親的話,不要讓她失望。
高考那年,我發揮的并不是很好,鑒于當時家鄉的高考估分制度以及不想再補習的心態,便報考了一所排名不是很靠前的985,211 院校。在大學期間我努力學習專業課,考取各類證書,積極參加學生會活動,不敢有任何懈怠。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畢業時得到了一家500強外企的offer。
還記得面試前一天,因為沒有住的地方也不認識什么北京的同學朋友,為了節省住宿成本,提前在去哪兒上預定了雙井附件的一間青年旅舍。于是我懷著忐忑又激動地心情來到了帝都。一個人拖著諾大的行李箱,在經歷了第一次坐地鐵不知如何刷卡的窘迫后,終于抵達了雙井地鐵站。因為是冬天,出地鐵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人生地不熟的我只能打開百度地圖跟著導航摸索路線。旅舍位于一個老舊小區的頂層,樓道里很昏暗,貼著各種小廣告。現在想來也不知當時從哪里來的勇氣,居然僅憑與管家確認住宿的一個電話就敲開了一個陌生房間的門。
打開房門的一瞬間我震驚了,才意識到這應該就是新聞中看到過的群租房。一個20平米左右的客廳中間歪斜地放置著八個上下鋪床位,每人分配一個柜子用來存放貴重物品。一間不大的臥室里也硬塞進了四個床位,鞋子在地上雜亂地堆放著,到處掛著還沒晾干的衣服,空氣中彌漫著嗆鼻的氣味。我小心翼翼的找到一個空著的下鋪床位。上鋪的大姐嘴里嚼著口香糖,講著一口我聽不懂的方言,看樣子她是這里的長住客。后來得知她已經在這里居住了3個月,即使每天早上需要排隊至少一個小時都可能用不到衛生間。這里的房租是每個月400元,而對于白天靠打零工為生的她來說也已經足夠奢侈了。另一邊則是一對母女,從簡短的交談中推測出她們大概也是來找工作的。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后我下樓去買東西,走到馬路對面的一家超市,寫滿外文的食品包裝袋,琳瑯滿目的進口商品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似乎每件物品都在高傲地抬頭微笑著。哦,原來通過了英語六級還是一樣看不懂這里的世界,我想。
走出超市,望著前方燈火通明的國貿,看著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我發現原來這就是北京,一個充斥著繁華與落寞,對比如此鮮明的城市。在這里,每種社會階層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包容性與多樣性大概正是北京區別于其他城市最明顯的特征吧。
這個世界總有人和我們過得不一樣。而人就是因為總想試著去窺探,去擁有別人看似美好的生活,才總會覺得自己過得不幸。可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會時刻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想要去改變,期待在未來遇到更好的自己。其實,幸與不幸僅是一種自己的主觀體驗,與任何人無關。
轉過身,我朝群租房的方向走去,凜冽的寒風呼嘯著,穿透羽絨服,直擊人們的心臟。背后的國貿三期和央視大樓依然靜靜地矗立著,隨后便漸漸消失在了視野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