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6年3月8日凌晨4點我在從成都開往北京西的火車上醒來,試圖窺探一下沿途的風景,看到窗外一片漆黑,看了看對床的查小姐睡的正香。躺下之后睡意全無,想到5個小時候后我將站在北京這片土地上內心深處有藏不住的悸動和難以言說的興奮。
2016年3月8日清晨6點我再次醒來,周遭已經是一片微亮。下鋪的老奶奶也是在這個點蘇醒,起身穿好衣服,拿上保溫杯接了一杯開水,然后躺下接著睡。睡意全無的我,簡單收拾了一下坐在窗邊欣賞著窗外一閃而過的畫面,思緒有些復雜。半個小時之后老奶奶對床的爺爺醒來,老奶奶遞上先前接好的熱水,沖他笑了笑。看到這一幕的我,內心深處傳來一陣暖意。
2016年3月8日早上9點40分,火車準時到達了北京西,我和查小姐一人拖著兩個行李箱,動作緩慢的下了車,寒意頓時襲來,這時我和查小姐相視一笑似乎才真正意識到我們已經抵達了這個我們心心念念多年的城市。北京的溫度零下4度,成都20度,兩個城市的溫差大得有些嚇人,我和查小姐身上都穿著從成都過來時的春裝,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并沒有做好來這個城市的準備。
二
我見過人多的地方,可是沒有見過如北京西站那么多的地方。大廳里、墻角里,行色匆匆的,大包小包的,躺在地上休息的,蹲著四處張望的全都是人。來北京之前查小姐和我原本只是隨意的把暫時的落腳點定在了通州,在火車站買了一張北京地圖后發現石景山在地圖上看起來好像離城區更近,于是很隨意的把目的地轉移到石景山,結果證明真的只是看起來近!
地鐵1號線的終點站蘋果園是我們暫時的落腳點,3段長長的樓梯對于拖著四個超級重的行李箱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折磨。
“我幫你吧。”身后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我一跳。
“不用了,不用了。”我是那種十分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的人,一直擺手拒絕。
他二話沒說,提起我箱子就往前走,查小姐也遇到了一個好心的姑娘前來幫忙,他們是我們在偌大的北京城感受到的第一份溫暖。
出了地鐵我和查小姐笑著說:“誰說北京沒有好人的,我們這不就遇到了。”然后兩個人在寒風中冷的瑟瑟發抖,卻笑得很大聲。
三
專車師傅介紹的住房
去找旅館時打車的滴滴師傅聽說我們是剛剛到北京,很是熱情的要給我們介紹房子。
“我們一家三口都住那里,孩子在讀書,媳婦在酒店做保潔,那里房子便宜,一個月就800塊,我們來北京十多年了,你們去看看吧,合適的話也住那吧”滴滴師傅一邊開車一邊轉過頭對著查小姐和我說到。
“謝謝師傅。”除了謝謝查小姐和我已經不知道可以說點什么。
他們居住的地方是北京人自己建的房子,像極了大學宿舍那種,一人一個房間或者一家一個房間,洗澡,做飯,洗衣都是公用的。環境很臟,房間很小,采光也差,樓道里充斥著一股怪味。
來北京之前聽說有住地下室的,聽說有住陽臺的,聽說生活下層是多么多么苦,但是都只是聽說。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就是我們現在的心情吧,聽說是一回事,親眼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查小姐和我都沒想過要住在這樣的環境里。屋子小點沒關系,但是要干凈,這樣的環境我們實在是無法接受,謝絕了師傅的好意。
在酒店住了一晚之后,查小姐和我最后花了積蓄的四分之三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家電不齊,租金也貴,交通也不是特方便,至于怎么選了這兒?我們也在問自己。
四
未名湖
北大清華這幾乎是每個中華學子心中至高無上的殿堂,在這讀書的人都是曾經我們用羨慕的眼神仰望過學霸和學神。因為先前聯系的公司剛好在北大,所以查小姐和我北京的第一個朝圣地點便是北大。
人家都說去北大去看三個地方:伯牙樓、未名湖和圖書館。我們一心就想著未名湖,那個傳說中無數文人騷客沉思,誕生經典著作的地方是否如書里描寫的那樣動人,我心里是懷疑的。
終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未名湖,那天天氣正好,連續幾天的風吹散了北京的霧霾。北京的楊柳還沒有抽枝發芽,枝條很干癟,枯黃,在風中飄揚的時候我能想起的只是我們農村那種枯枝掃帚,沒有想象中的詩情畫意。寒風吹得我縮緊了脖子,讓原本嬌小的我更加嬌小。查小姐叫我多拍點照,我也一直舉著著手機從各個角度拍攝,試圖找回點書里看到的感覺。
湖水很是清澈,湖面上有一對鴛鴦在戲水,慕名前來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查小姐和我。一個穿著時尚的姐姐也在選取角度拍照:“姑娘你能幫我拍張照嗎?”微笑著邀請查小姐,嗯,事實證明姐姐很會看人,查小姐的拍照技術確實不錯。我坐在胡適、李大釗這樣的大文豪坐過的長椅上,試圖體會他們當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中國合伙人》里有句話我曾經很推崇:“拿破侖站在阿爾卑斯山上的時候看見了什么,他看見了什么?只有當你也站在阿爾卑斯山上,你才能知道他看見了什么。”可那一瞬間我似乎明白,就算你和某個人站在同一個地方你們看到的也絕對不會是同樣的景色。就如此刻我確定我和胡適、李大釗看到了是不一樣的未名湖,我體會不到那種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蘊。我所看到了就一片很美的湖,僅此而已。
五
頤和園
查小姐說她看地圖的時候發現頤和園和北京大學很近,提議順便去逛一下頤和園,看看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避暑圣地長啥樣,于是頤和園便成我們朝圣的第二站。
因為去的時間比較晚,已經沒法購買套票。最后在一個導游的三寸不爛之舌下我們花了120元:票+導游。進去之后覺得在這種地方避暑簡直就是奢侈。
頤和園里面所有的陳設都是花盡心思的,大到一個屋子的修建方位,小到一個擺件。在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慈禧太后的野心和抱負。一邊聽著導游給我們講述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那段錯綜復雜的歷史,一邊拍著頤和園的風景。對于這樣的旅游勝地我其實不是很喜歡,我喜歡那種的隨性的東西,但是頤和園里所以事物都充斥著精心二字。我很慶幸進園之前導游的死纏爛打,不然我和查小姐一定是四處走走看看,拍拍然后離開,她的加入讓我更加像個文藝人。在聽她講述那些歷史的時候,還會偶爾提出幾個從高中歷史課本里看來的問題。寒風里我們擺著不同的pose拍照,被風吹起的頭發遮住了臉,看起來有幾分凌亂和抽象美。
再我和查小姐提出要爬萬壽山的時候,導游以體力不行離開了我們,我和查小姐一路走走停停,走到半山腰到那時候才被告知上山因為維修暫停開放了。
來開頤和園的時候我看見一位老爺爺攙著一位老奶奶在藝術館里拍照,笑容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