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管是從咿呀學語到流利的說話,還是從會爬到會走,都是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的經驗慢慢學會的。
所以說經驗真的是很重要,但是只通過經驗的學習到底是不是絕對正確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師的作品《經驗的疆界》這本書。書中提出了對兩個很有意思的學習方法的觀點:
一.低智學習。
所謂低智學習就是復制模仿,也就是復制他人的成功。比如香港首富李嘉誠從國外看到塑膠花很好,于是也在國內模仿從而為第一次的成功埋下了伏筆,他就是復制國外的做法引進國內同樣取得了成功。而這種學習方法就叫做低智學習。
低智學習有時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學習,比如說你送心儀的女生一束花,而她卻不喜歡,第二次你送了她一本書,她高興的收下了。你的經驗告訴你,她喜歡書,下次你如果送她禮物首先想到的就是送她書。
但是背后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她喜歡書,有可能只是因為她正好在找墊桌腳的東西,你送來她書,正好滿足了她墊桌腳的需求。
有時也是通過他人的經驗來模仿他人的成功,你看有家公司業務很好,你發現公司前臺是一個漂亮美眉,而后臺也是一個帥哥。于是你也學他們也用漂亮美眉做前臺,后面接待用帥哥。
還有就像是看到別人買房子賺錢了,于是也買房子,結果也賺錢了,這也是模仿他人的成功的例子。
但是低智學習有它的局限性,因為每個成功的背后的原因都不是單一的,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會有很復雜的原因。就像你看到一個人炒股成了千萬富翁,你也趕緊去炒股,但你不知道的是這個人以前是億萬富翁。
還有另一種學習方法,那就是高智學習。
聽名字感覺高智比低智高級很多,其實他們是一樣,并沒有高下之分,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那么高智學習是什么呢?
高智學習,是從原始經驗中挖掘啟示,觀察行動和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再用故事、模型或者理論闡述出來,然后用它來指導以后的行動。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高智學習投入的智力更多,但它也有它的局限性。
人們口中的真相,不過是大家眼中的大多數人的共同看法而已。
在理解新事物時,高智學習容易把它直接放到框架中,忽略了事物的復雜性。我們可以通過多嘗試,避免出現扼殺新思想。
要從經驗中積累自信,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
以經驗為師,但不要局限于經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參考書目:《經驗的疆界》[美]詹姆斯.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