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師的腳步開啟思維旅程(筆記)

? ?

心中盛開菩提花

? ? 加入何帆老師的讀書俱樂部源于武志紅老師的推薦,當時只是認為名人推薦的絕對錯不了;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成長過程中,當你選擇能力還處在初級階段的時候,借名人之薦也是不錯的方法;正所謂,前人的經驗,我們的成長。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我們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通過學習打通學科的藩籬,披沙揀金,讓書里的觀點為你所用;慢慢影響生活改變自己。

? ? 在第一周里,何老師為我們請來了哲學大師蘇格拉底,跟隨大師的腳步,我們既開了眼界,也領略到了哲學的精髓......

(1)蘇老師的治學態度:承認自己無知。

? ? 因為,我們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對于我們確信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們會更加謙虛,但對于我們覺得自己知道的事情,我們很可能會陷于剛愎自用。所以,只有承認自己無知,把自己放空,不斷去省察自己的生活,我們才能成為一個高效、開放的終身學習者,一位更靈活自如的跨界高手,也才能更好地領悟人生幸福的真諦。

(2)經典的方法:注意歷史背景和細節。

? ? ? 在讀書的時候,不要只顧看情節,還要注意看細節。能夠透露出真相的,往往在細節里面。要到背景里找細節。經典著作大多是偉大的思想家為了回答那個時代的重大問題而寫的,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經典著作里的微言大義。

(3)思考問題的方法:反問法。

? ? 蘇格拉底的“反問法”有三個步驟:

a、找出一個看似不證自明、天經地義的觀念;

b、假設這一觀念是不對的,試著找到一個例子,證明這一觀念存在邏輯上的破綻;

c、修改原有的觀念,使之能夠包含我們剛剛找到的例外,接著,我們再反復使用這三個步驟,步步緊逼,把原本似是而非的觀念逐步澄清。

(4)處理對立觀念的方式: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之間,要保持必要的張力。

? ? ? 這就是蘇格拉底的學生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中道”,也很合乎孔子講的“中庸”。

? ? ? 蘇格拉底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會想,或許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許它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要保持一種半信半疑、又信又疑的態度。

(5)提高自我修養:不斷省察自己。

? ? ? ? 蘇格拉底說: “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盲目自信,也不輕信別人,遇到事情,都要靠自己的理性,深入研究,得出自己的判斷。所以,只有處處留心、時時求證,才能從看似不同尋常的地方找到深思熟慮的結論。

? ? ? ? ABC情感模型:A是我們經歷的事情—事實。B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理解,是我們的觀念。C是我們根據自己對事物的理解,產生的情緒反應。C是從B那里出來的,我們很難影響A,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可以改變B的,而B能夠直接影響到C。對我們生活質量的直接影響最大的是C。通過改變B,我們就能改善自己的人生。但我們怎么才能改變B呢?那就要經常省察自己的人生了。

? ? ? 省察方法:寫日記理思路;思考今天遇到不順不快的事情是因為A還是因為B,對于過去一直相信的事情,遇到了不同意見,想想也沒有可能是自己錯了,同時還要借助助推的方法,多給自己一些鼓勵。

? ? ? 學習有方法,修煉也有方法,廣泛的涉獵,不斷的吸取,長期堅持后,才有厚積薄發的力量。就像何帆老師所說:知識本身也改變不了命運,只有你從知識里鍛造出來的思維,才能改變命運。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空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 申辯背景莫勒圖斯、阿奴圖斯、盧孔,控告蘇格拉底:引入新神,傳播精靈之事;敗壞青年。雅典人此前知道,蘇格拉底...
    舟半程閱讀 5,316評論 0 6
  • 十月份我在得到app上訂閱了武志紅的心理學課程,每天聽音頻、看文章,跟著學習,感覺收獲很大。生活中,我一方面...
    左岸7102閱讀 418評論 0 1
  • 因研讀陽明心學遇到小小困惑,急需回顧西方哲學發展脈絡,故重拾希臘哲學的精神一書,只求系統回顧西方哲學發展脈絡,而對...
    行者老王閱讀 308評論 0 0
  • 瀑布流系統是本身自帶的,但在實際使用中會有諸多問題 比如:在底部刷新了之后,回到頂部,就參差不齊了,空白 item...
    不聽話好孩子閱讀 1,03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