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高峰期,地鐵是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地鐵內過道空曠,只有扶手立著,人人都有座位,臉上少了高峰期時的倦態(tài)。大媽們拿著小推車去買菜或去香港進貨,姑娘們追電視劇,男人們打游戲或看新聞。我喜歡在地鐵上看書,地鐵哄哄當當地跑著,看書時越發(fā)覺得安靜。偶爾抬起頭看到對面窗里的自己,好像書中的我跳了出來,和現(xiàn)在的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交流,然后又繼續(xù)回到各自的世界干個字的事。
有時候也會什么都不干,就坐在地鐵上看著上車下車的男男女女,觀察他們的表情、穿著,偶爾聽聽他們打電話。看著列車在隧道里跑起來時,每隔幾秒窗外就會出現(xiàn)一道亮光,那時隧道里的指示燈。有時候看著日子一天一天往往復復,好像沒有盡頭,卻也像有人站在盡頭處看著自己慢慢走來。
上周末牙科醫(yī)生打電話過來提醒道一年矯正保持時間結束了,需要過來例行檢查。呀,已經一年了。再往前回憶,都記不清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矯正的了。2015年?不對,那是矯正結束,開始戴保持器的年份。2014年?好像是了,哪個月了?
當初剛開始時,每一天,每一個月地算著日子,希望能快點快點再快點。今天周二了,還有三天就是周末了,這個月還剩兩周了,然后就是五一了,端午,中秋,大半年過去了,離自己摘掉牙套的日期越來越近了。一眨眼,兩年多就過去了。
那時候的時間好像是刻在腦中,早早倒數下一次復診的時間,對那個特定的時間爛熟于心也充滿期待。現(xiàn)在不一樣了,都想不起上次檢查是什么時候,更記不清何時開始這次漫長的治療。
也許,那些帶著苦味的日子才能滲入我們的血液,讓我們一直感受到它,偶爾的苦中作樂夠樂呵好久。而一時的快樂就像每天洗臉洗澡停留在身體表面的水,一擦就掉。
12站,到了。下了地鐵,不記得要從那個出口出站了。詢問了工作人員,沿著有一個長長的通道走了大約1分鐘終于看到了有些熟悉的標志牌。慶幸,自己的記憶還是有些殘留的嘛。
走出地鐵就可以看到一排的商鋪,很多都還是閉門不開,行人也不多,有些冷清了,倒有幾分冬日蕭索的味道。風特別大,趕緊把衣服裹緊。一位老人坐在一石凳上,就這樣面對馬路坐著。另一位老人上去和他問路,好像是要去地鐵站,他手指我剛過來的方向,聲音嘹亮。
我加快腳步,終于達到目的地。10:09am,比預約時間晚了9分鐘。和前臺護士報了姓名,進去和主治醫(yī)生確認,正好忙完,請我進去。
張醫(yī)生還是老樣子,沒什么變化,不過聽說去年年底剛生完二胎。他戴上口罩開始給我檢查,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情況不錯,除了有一顆蛀牙可能需要補一補,其他沒什么大毛病。明年中旬再來復診一次,穩(wěn)定的話就基本可以完成治療了。
總歸算是一個滿意的結果。
因為還得趕回去上班,和前臺護士預約下周過來補牙。推門離開,奔赴地鐵站。來時看到的那位老人已經沒有坐在那了,也許是風太大了,換個地方看風景了吧。
我也得快點到地鐵站避避風才行了,實在有點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