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相邀,去他的和縣老家,游玩烏江霸王祠。一路開車大約一百多里,穿行長江大橋,過和縣縣城,傍晚時分才到達霸王祠門前。朋友一行早在此等候,大家請了個導游,一行人徐徐走在夕陽晚風中。景區內沒有太多景點。跑馬場的草很深,沒有人修剪。里面非常安靜。我們走進一座四合院式的霸王廟,項羽塑像高大威猛,墻上刻著一些項羽的生平介紹。這些故事的情節我們都不陌生。他出身名門,世為楚將,封于項。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年少得志。鴻門宴放走劉邦,遺留后患。自立霸王,定都彭城。四面楚歌,烏江自刎……這些故事都很耳熟,可是今天來到霸王祠,比往日對項羽多了一份了解。
楚漢之爭,項羽雖然是失敗者,但是在人們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生當作人杰,死也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這首詞就贊美他的光明磊落的氣節。他其實不是一個政治家,而是一個君子,他活出了自己的高貴,活出了一個真正的自我。
鴻門宴上,有人說項羽優柔寡斷放走了劉邦,遺留了禍患。其實他一生戎馬,不玩奸滑陰謀。當時劉邦已表明心意,且與項羽有并肩作戰抗秦之交情,他斷然不會乘人之危殺掉劉邦,即便要殺劉邦,那也要在戰場上決一高下,所以說,項羽失敗,也是敗在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上。
霸王別姬的故事流傳千古,在這個故事里,項羽是個俠骨柔情的硬漢,對虞姬的深情讀來催人淚下。《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霸王項羽在和劉邦在爭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后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訣別。“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窮途末路之時,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他的情人、愛妃兼知己。多少不舍與無奈化作苦澀的淚水!如此重情重義,在虞姬眼里,他是一個深情的愛人,自己為他而死也是值得!身為女人,誰不喜歡這樣的坦蕩又有血性的男兒呢?
項羽其實是可以過江,不必自刎的。當時選擇自殺的具體原因雖然不是特別清楚,但是他的高傲的性格讓我們覺得只有他才會這么做。我們順著導游指的方向走向駐馬河,如今河里開滿了粉紅的荷花,在夕陽余暉映照下美得令人心醉。穿過長長的木橋,來到拋首石邊,拋首石就是項羽臨死之前,看到自己的老部下呂馬童,他背叛自己,如今混在漢軍的隊伍里追殺自己。項羽心灰意冷,冷笑著說自己的首級可以領賞,就送給你做個人情吧,說罷,橫刀自刎,將自己的頭顱拋給呂馬童。這個故事是否真實我不得而知,但項王笑傲死亡,藐視一切的風度實在令人震撼。是的,他的性格是不完善的,他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和劉邦相比,他甚至顯得天真單純,他是個失敗者,可是,在中國人心里,他一直是英雄,他的勇猛,他的義氣,他的熱血,他的高貴氣質,讓人感到蕩氣回腸,雖敗猶榮。
回來的路上,夕陽正濃。景區寂靜無人,同伴們在敲平安鐘。鐘聲清脆遼遠。當年戰場上如火如荼的廝殺、你死我活的爭斗已經平息。歷史的塵埃已經淹沒了一切。這里的故事卻流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