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經融小星”發布,2017年7月23日
1我的理財第一步:儲蓄
說來慚愧也好笑,我高三年為了應學校辦了第一張銀行卡,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銀行卡,也不知道怎么領錢。我所有的儲蓄都是用幾張紙分別包起來,然后藏在衣服、箱子里、被子里。
第一張銀行卡的錢我存了一年多,一次也沒有用過,不是我舍錢,也不是我為了理財強制儲蓄。
而是怕我去ATM取錢一不小心按錯了按鍵卡就被吞了,當時偶爾能聽到誰誰的卡被吞了,我感覺那是特別嚴重的事情,而且我也不懂得操作,弄來弄去被限制取款怎么辦?還聽說經常有人會根據你的指紋盜走你的錢。
2我的理財第二步:購買貨幣基金
在大三之前,我只聽過支付寶但是從來沒有用過,原因是我用的是天翼手機按鍵版的,不能上網,只能打電話發信息。后來大三換了觸屏手機又因為要給人充話費,我就去網上下載了一個支付寶試試。
新鮮玩意,總是讓我又害怕又好奇的。所以在大三這一年,我第一次使用了支付寶,但我僅僅用來充話費。從來沒有往里頭存錢過。
后來出去實習了,很多地方也開始歡迎使用支付寶。所以我慢慢地將自己的錢轉入了支付寶,而且聽說支付寶的利息比銀行卡的高。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一部分錢轉入余額寶里頭,一日三回看,生怕錢被我轉沒了。
這算得上理財的第二步吧。
3我的理財第三步:購買P2P
真正有意識接觸理財是從今年開始的。
之前老是聽先生在我耳邊念叨哪個P2P的年化率高達百分之十四,他存了多久有多少利息。他跟我說了一堆P2P的好處。我總結了一下意思是說P2P的利息不僅比銀行高還比支付寶高。但是他完全沒有跟我提及P2P是有風險的。
此時我的內心波濤洶涌啊,只能默默地保佑自己。誰叫自己當時不先學會知識在去投呢。不是有句話是這樣子說的嗎?
不熟不做。投資者成功與否,是與他是否真正了解這項投資的程度成正比的。
4我的理財第三步:購買股票
2015年,我堂姐她們在股市大賺了一筆,叫我要想賺錢也可以去試試看。在她們的鼓動下,我躍躍欲試,我感覺好多錢在向我招手。
找了附近的證券所想去注冊賬號,但是那里已經搬遷了。后來因為很多事情就耽誤了。到了2016年底,我終于耐不住了,在網上也成功開了股票賬戶。
最后自己亂選了一只建行股票,持有了兩三個月,賺了二十幾塊錢我就沾沾自喜,股票也不難嘛,然后我就賣了這只股票。
我誤以為自己掌握了股票的技術分析,其實都是紙上談兵而且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就進入亂買狂買的階段。
還妄想能通過短線買賣獲得高收益,兩三天就完成了交易,后來從書上得知自己完全是給證券公司送傭金啊。
說起股市我踩過的坑真的是一把辛酸淚。
5經驗總結
理財的路上,大坑沒有,小坑不斷,而且很多都是我自己給自己挖的坑。所以我要積極吸取教訓,好好學習理財知識,再去嘗試理財,而不是隨意亂買碰運氣。
特別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理財確實會有風險,我們要調整好心態。如果心態不好,我覺得不適合投資,只要做一做像記賬和買貨幣基金這樣
最后想說,學理財還是挺有趣的,想學的可以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