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端午節(jié)了,就想起母親,想起那個遠在山東老家的駝背的老母親。想起她年輕時,我們坐在她跟前 ,看她包粽子的姣好的臉龐,清秀圓潤的漂亮呢,還最喜歡仰著小臉,看母親剛做完飯,從鍋屋里走出來,滿臉微紅掛滿晶瑩的汗珠子,仿佛金銀首飾 般,鑲嵌著母親的神采奕奕,就像極了那下凡過來的美麗的仙女!還最喜歡嗅著母親身上 ,濃濃的蔥油炊煙的香氣,親親切切的, 心里好舒服。 我的心里,從沒有覺得母親的駝背有啥不好。
母親生的嬌小玲瓏,個條不高,在沒有嫁進奶奶的家門之前,她并不駝背,只是后來背疼久了,漸漸變形 ,生生凸出了一個大背包。母親在我出生后一直身體不太好,她不識字? ,但是心靈手巧的很,多少年前結婚時一針一針的手繡,枕頭 ,繡花鞋現在還有呢!那針法細膩精致,色彩搭配的恰當柔和。
母親的胳膊一直疼,據說是在月子里受了涼 氣,疼痛不已,而糊涂的姥姥,不知從哪里聽說,過去烙煎餅的鏊子窩,可以治好這病,母親聽從了姥姥的勸說,拿了一件過去草編的避雨的蓑笠 ,就鋪到了滾燙的剛剛烙完餅的熱熱的鏊子窩里,可想而知,后果不堪入目,等母親試著熱 ,想起來時 已經來不及的燙傷了一只胳膊。那疤痕深深的皺巴著,胳膊肘處,只結了薄薄的一層皮, 骨頭清晰可見, 每一次給她洗澡,我都心疼的不敢看,母親這是吃了多少苦 ,受了多少罪!
進得家門就養(yǎng)病,強勢的奶奶怎么可能有好臉色給母親看!剛結婚那會兒,母親和父親過得非常艱難,沒有錢? ,沒有吃的 ,母親拖著病身子,基本什么都不能干,還要看護我和小我一歲的大弟弟,奶奶不管,母親抱不動我們,就攔在床上,我們自己玩!玩累了就睡了!
母親是堅強的,父親也是,除了在隊里沒日沒夜的掙工分,所有的家務活他都毫無怨言的承包了,家里喂了兩頭老母豬,都是他抽空喂食,至于做飯,洗衣服,都是父親的,父親也因此學會了包餃子,搟面條,烙煎餅……懵懂之中,記得父親學烙煎餅,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扔了重來,一邊燒火的母親總是默默的支持,溫和的鼓勵!父親是個急脾氣的人,他能學會本該女人做的這些家務活,該是有了多大的耐心!懷了對我們的多么深的深情厚愛!如今想來父親太讓我佩服。雖然我也見過父親因生活所迫,失聲痛哭的情景。但是他依然是堅強的,在所有的困難面前。
后來土地分包到戶,我漸漸長大,母親身體有所好轉,五六歲的我也分擔了一點點家務,能跑跑腿去幫著買點油鹽醬醋茶,能和母親一根木棒抬著桶,踩在高高的石頭上去喂喂豬。還能挎著小籃子去地里挖些野菜……父親好過了好多,但是地里的活還是很多很累的,為了生計,閑散的空隙,父親就會提著瓦刀錘子和幾個叔叔大伯一起去人家,蓋蓋房屋 ,磊磊院墻,后來家境漸漸的好轉 ,我們有了多余的錢,父親自己蓋了六間大瓦房 ,日子一天比一天的紅火起來了,母親的病也慢慢好了。
如果不是生計所逼,有誰愿意被迫著學會堅強,但苦難歷練我們的人生。既然不可避免 何不勇敢面對,在父親的身上,我就學會了這種樂觀,到現在,老父親,都是樂呵呵的,就服他好心態(tài)!
我從他那里學會了勤勞,勤奮 ,不服輸的精神,想過好日子,就踏踏實實的去做著, 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著,生活不負用心人!
從母親那里,除了同樣的堅強,我還學會了寬容,仁愛,不管爺爺奶奶對她有多么不好,每次做了好飯好菜,依然要讓我送一碗給他們嘗嘗。
母親對父親的那份好,是我所不及的,母親知道自己不能干活,所以但凡有好吃的,都是留著給父親,一點都不舍得吃,對父親從無抱怨責備,無論父親有的時候在外面受了委屈,發(fā)多大的火,母親都是溫聲細語的安慰著。記憶猶新的是,每一天傍晚天黑,母親都是來來回回的巷頭 ,望眼欲穿的等,一遍又一遍的叨念著,該回來了該回來了,父親不回家,母親是從不先吃飯的,這不是規(guī)矩,這是母親對父親的最為自然而然的愛!
他們有的時候也會吵架,但是,過不多久,就見他們一個笑意,一句話語,就重歸于好了,沒有誰和誰的主動,被迫,也沒有什么糾結,對錯,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覺得不刻意的愛著,更好!
如今母親父親都已經七十多了,母親雖然還會身上時不時的到處疼痛,可是比起我小的時候那是強多了,父親老了,那筆直的寬厚的肩背也微微的薄了,高挑挑的個子,有點駝 了,但是不妨事,父親一天到晚笑呵呵的!抱著重孫女 ,合不攏嘴的高興著呢。
過了那么久的苦日子,該是母親父親他們享享福 的時候了,所以在這里,在這端午節(jié)糯米飄香的新意里,我衷心祝福他們福壽安康!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