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主要說明了財務自由才是財富的象征,而金錢不是。
財務自由是理財的終極目標,它代表著你即使不工作也能夠有收入來源。
很多人干脆就沒有聽說過財務自由這個概念,可見學校里有多么缺乏財商教育。
然而光說不練假把式,話說得那么動聽,做不到不還是空談。
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呢?答案是被動收入。
這個世界上收入分為兩種,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
主動收入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工資為主的收入,只要你停止工作,立即就斷了主動收入。
被動收入則不來自于你的勞動,也就是說,只要有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你就擁有了自由。
主動收入是糟糕的收入,因為主動收入需要你繳納大量的稅費,并且是先行繳納。
你的工資,你的彩票,你的意外所得,毫無疑問都需要繳納高額的賦稅。
實際上自己拿到手的非常之少。
反觀被動收入,銀行已經取消了利息稅。
你們所喜歡的余額寶、股票、保險收益就沒有個人所得稅。
其他被動收入綜合稅率不會高于主動收入,而且很多是后交稅。
再說一點,雖然稅費最開始人們都認為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以為自己才是稅收的獲益者,然而實際上前段時間有個新聞,說我國的稅收有65%來自于中產階級。
也就是說依靠主動收入過活的低收入人群反而是稅收的主要貢獻者。
企業主因為創造了就業機會,創造了投資機會,降低了就業率,使國貨成為可能,
政府反而會提供各式各樣的減稅政策以資鼓勵。
這種現象全世界普遍存在,大可以放心的詢問美國人,他們的稅收究竟有多高。
你所享有的福利不是白來的,福利越高,稅收越高。
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為了實現財務自由,你需要不斷增加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占你的總收入的比率越高,你的財務狀況越健康,越能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