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所有制(068)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公地的悲劇,這個在漁村的故事里,也就是人人都可以上船的情況下,漁船的經濟價值就會蕩然無存。

漁民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挺好的,人人都能上船很好很公平,可經濟價值為零的時候,人們又開始回憶起以前的美好時光了,集體經濟的情況下至少還是有一部分人收益的。私人制的時候雖然收入嚴重不均,但船主還是能拿到14條魚的,船主家暴富之后,他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就會有各種需求,比如需要個家庭教師啊,家政服務啊,需要文化服務啊,有錢人的揮霍,對為他們提供服務的周圍的人來說也是一種獲益。

但是私有制也不太好,因為那會導致貧富差距太大。

于是有些思想家、改革家就在思考,能不能有一種方法既可以保留私有制的特點,但又可以讓收入分配均勻一點。比如我們是不是可以選擇一些有能力道德水平又高的官員,讓他們學習經濟學管理知識,學完之后他們就能夠確定選拔最優秀的5人上私有制漁船上,為這艘船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但與此同時,多打到的14條魚又不能歸一人所有,而是共同分配,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更好呢?大家一致認為很好。

1.政府所有制:無從預測的上船人數

漁船改為政府所有制之后,成立了漁村資產管理委員會,那會有多少人上船呢?

在集體所有制下,船上的人盯住的是平均產量,這是他們決定讓不讓下一個人上船的重要依據;私有制下,船主盯住的是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一欄,他要使漁船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而在全員所有制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上船,盯住的又是平均收入。

那么,在政府所有制的制度下會有多少人上船呢?要看平均產量還是邊際產量呢?政府官員到底想要最大化什么呢?答案是:不知道。

2.目標多元是政府存在的價值

漁村的故事,我們不僅僅是通過圖表來學習,還有另外一個途徑是阿爾欽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詞典》里面,“私有產權”這個條目里面所寫的內容,他對政府所有制的介紹篇幅極短。他說:不知道,不能預測,我不知道政府官員到底想要最大化什么東西。

他們有可能讓上船的人數最大化,這就是增加就業機會;他們也可能有除了打魚以外其他的目標,他們覺得打魚并不重要;他們甚至可能認為打魚并不是政府追求的唯一目標,讓大家能夠出海游玩這可能更重要。

政府的目標是多元化的,不像私人那么簡單、明了、直接,而這恰恰是現實生活中政府存在的理由。政府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所以政府到底想怎么做?到底有多少人上船,無法預測。

現實生活中舉個例子,比如說商業銀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賺錢。低買高賣,從中賺錢,目的簡單明確。

但是一個國有銀行,它追求的目標就很多元化,它既要賺錢,同時又要保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還要照顧和諧,還要扶貧。這么多目標加起來,到底要追求哪一個,真的不知道。

漁村的故事就要告一段落了,我們就是用一根“邊際收益曲線”來給幾種所有制進行了比較,真是很好玩,又很簡單明了。

課后思考題:從經濟的角度看,四種所有制各有優劣,但現實生活中四種所有制其實2都是并存的,名優哪個完全取代哪一個之說,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我的答案: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組合,個人集體家庭,國與國之間,關系錯綜復雜,有時候要追求的目標也不竟然相同,所以用某一種單一經濟體制就打遍天下,應付所有情況顯然是太過簡單粗暴。所以在某些環境下更適合哪種土壤就用哪種經濟形式,讓資源最大化,也被更大群體所接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當人們意識到:全員所有制會導致漁船的經濟價值蕩然無存時,會反思這一制度,尋求改革。人們希望保留集體所有制和私有制的...
    爺有蔓草閱讀 685評論 0 1
  • 漁船的產權治理模式從集體所有制變成私有制 發現漁船的人經過太太的規勸,決定把這艘船從“集體所有制”變成“私有制”。...
    勢從千里奔閱讀 921評論 0 1
  • 通過漁村的故事,今天主要學習私有制。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在漁村里發現了漁船,漁船上實行集體所有制,就是上船...
    AmberShao閱讀 574評論 0 1
  • 兩天時間花了四個半小時,通過碎片時間,用手機讀了一部偵探小說。說實話,如果不是種子讀書單里有這本書,我應該不太會讀...
    辮兒媽閱讀 402評論 0 0
  • 你一個人 我不愿讓你一個人 你還是一個人 服軟一下行不行 這個和弦......
    heim_dn閱讀 1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