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童年,是自己明明很孤獨卻傲嬌的小臉。從來沒有父母接過的上下學,風雨無阻脖子掛鑰匙回家,晚飯也是偶爾媽媽下班早才能吃到……開著電視寫作業,連著喝幾個月核桃奶的晚飯,困了就害怕的縮在墻邊睡著。
? 那個時候沒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自己和別的孩子有什么區別,偶爾也慶幸的想:自己好幸運,沒有像其住在寄宿公寓的孩子不能回家。因為害怕爸爸像第一次考試把自己的成績單貼在墻上發脾氣,所以哪怕沒人監督和負擔,也會認真寫作業。因為害怕老師不喜歡自己不再管著自己,所以哪怕會被班里調皮的男生揪辮子,也會嚴格的報告情況。
? 而從有記憶起,爸爸曾經引以為傲的國營廠倒閉,全家就搬到縣里,據媽媽說借了好多親戚的錢,才買了一直在住的大院子。小小的自己不太懂,那時候的父母怎么會每天工作那么久,怎么會頻繁的換各種各樣的工作掙錢。記憶中的那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更沒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商場。所以直到小學五年級前,我還是覺得自己優越。因為媽媽會給我穿干凈的衣服,老師會把各種名額給我……
? 后來,好像是漸漸長大了,周圍小朋友的想法也不一樣了。大家不再覺得誰成績好誰就厲害,也不會覺得跟老師關系好的人適合做朋友。女生會把比自己大一些的高年級稱為“干哥-干姐”,更會標榜自己的“后臺”。他們開始不齒老師身邊的“小跟班”,更會說出沒有“童言”的惡毒的話。一時間,在內心自己積攢了多年的小優越被一點點摧毀——害怕身邊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冷嘲熱諷、害怕有其他女生對我指指點點……所以直到小學畢業前,都在害怕自己會不會被揍、被成群人欺負,也渴望自己身邊有三五成群人一起走路帶風……
【哪怕現在過了這么久回想起來,小學的時光也是一半明媚、一半憂傷】
記憶中,爸爸因為我成為帶隊小班長,驕傲的對身邊人說:看,旁邊吹哨喊隊的是我姑娘。
記憶中,明明被惡語擠兌也假裝聽不到顫抖的挺直后背的身影。
或許寫出來會很奇怪,也可能是越大越愛回憶。所以想把腦子中的一些碎碎念的小故事講給你聽。或許你會感同身受,抑或者毫無感觸……沒關系,只是想看看那些過往的老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