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連續播放三天的“感恩總結揮別16年,外帶各種17我要立FLAG的小菜,啊不,表態,”這股子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新年潮終于是過去了,老子說了,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看來大家這股子新年病也算是隨歷史潮流而動,只不過通常過兩天又要隨歷史潮流而靜了,只有被寫過兩頁的手賬本、用過三回的瑜伽墊,穿過四次的跑步鞋靜靜躺在一邊,默默表示著無聲的抗議。
好了,借著新年潮已經過,終于可以喘口氣盤點起自家的2016,對,我就是這么不順應潮流。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總是別人在買入,我在賣出,別人在掃除,我在算賬的節奏。拿著小本本算了又算,去年總計有193天去過健身房,
占全年365天的52.8767%,這個數據是源自自家從2.4日開卡以來統計的,可以說,基本達到了個人要求,每月保證15天的打卡。備注下,這等三五不時去健身房的事個人一向低調進行,低調到除了家人沒誰知道,只有一套又一套的運動裝備默默圍觀著個人的折騰。
是的,個人一向認為無論讀書、寫文、健身,甚至各種吃喝玩樂,都是自家事,加入個小組打卡,請人監督神馬的,從一開始似乎就奠定了中途落跑的主基調。個人身體力行的便是自己吃飯自己飽的路數,只顧低頭拉車,并不抬頭看同行的走了多少步,畢竟行百里者半九十么,先走到頭再說。那么好了,現在2016年已經過,可以將自家教訓總結說說了。
如何保證健身卡的充分利用?或說有效使用?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和一天至少去三趟健身房的大媽們相比,自家還有許多地方要努力。不過和那些開過卡后便沒去過兩三回的同齡人相比,自家的成果還算給力?!
一、有效監督如有神助
雖然一月份便買了卡,但因為懶(請注意87%的人辦卡不用都是這個原因),拖到2月初才第一次去健身房,而且主要還是為了洗澡,這里不要吐槽健身與洗澡誰更重要,事實上在之后很多不想去上課的時光里自家都是或哄或騙自己,就當是為了洗個澡去,從而邁出去往健身房的腳步,請相信,只要往前邁一步,下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等到你進了健身房,看著跑步機上一群老老少少、瘦瘦胖胖各路人馬或走或跑,你就有驅動力了。
以上只是閑談,且只適用于個人這種愛占小便宜之輩。如果硬上高大上一點,就是弄個手賬本做健身管理。
自家手中這張二手健身卡打從2.4日開了張,前幾個月基本只有7、8次的打卡量,為著對得起自家白花花數K銀子計,趕緊將年初某雜志贈送的日志本取來專門做了健身日記用。記錄方式簡單粗暴,那天去了便在日期上畫個圈圈,鼓勵自己。寫上幾句當日課程,上課心得神馬的。備注下個人不擼鐵、不跑步、不練器械,只上各種操課,算起來走的是大媽健身路線。
還是以個人為例,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自家健身之旅也漸入佳境,一是天氣越來越暖和,走出屋門的動力越發大了,在之后還有洗澡的動力。二是上過幾節課后對于每種課程的內容也基本熟悉,也基本確定了那些課更適合自己。更別提洗澡的需求隨著氣溫的上升越發凸顯這事。不是家里不能洗澡,而是不如健身房的洗的盡興。這事兒你光看有多少住在健身房附近豪宅的大媽們專程來洗澡就能知道。
事實證明,只有收集足夠多的信息,才能進行充分分析并得出有效結論,從而找出正確努力方向。個人在對自家如小白鼠般進行充分分析后,得出結論是有效激勵是進步的動力。
這里要插一筆倒筆書,自家上一年所以能成功完成日更一文的寫文計劃,21日養成激勵機制功不可沒。即每寫滿21天,都可以送自己一份一直想要沒舍得買的禮物。于是生活就是一個21天又一天21天,如此這般不知不覺間,一年轉眼過完,你看現在自家已經寫了兩年文了,日更一篇喔。當然不能說寫到現在這100萬字是靠禮品當胡蘿卜在前面引路引出來的,但略知心理學的銅子都清楚,人類自身很多地方和巴甫洛夫養的那條狗沒啥區別。此處非人參公雞,還是以個人為例,自家寫文時對自己實行禮物訓練制,寫過每個21天時都專門撰文以記,寫到一百天或二百天這等有紀念意義日期時更是激動不已,待到寫足一年時直接訂了個蛋糕以紀。可是啊,可是,待寫到第二年時便平淡了許多,或者說是已經寫過一年證明了自己,再寫起來比較有底氣,或者說已經習慣動作,技能養成成功了。比如待到第二年寫文時,對于神馬21天已經全然無感,雞湯的說,寫文已經成為自家生活的一部分,無需再專門提醒,設置鬧鐘。
于是,學會一門技能后,再學一門就容易觸類旁通,乘著自家好容易養成個寫文好習慣的東風,經過對日常健身習慣的認真分析,最后敲定,每月去健身房15次就獎勵自己禮物一份。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于是小本本記啊記,圓珠筆圈啊圈,從4月開始,除一個月外,其它月份都保持了15次以上的健身量,其中夏天最熱的兩個月還達到了井噴的26次,可見自家健身(洗澡)之心有多盛。當然,本著物質精神相輔相成的客觀規律,借著發禮物之機,也沒少給自己整點兒裝備。有人說你的購物清單就濃縮了你的生活。在健身方面,沒錯,一年里除了雷打不動的買買買、吃吃吃,買東西吃,其它敗家大多都發生在健身方面了,瑜伽服、瑜伽襪、瑜伽鋪巾、長款、短款的肚皮舞服,光是健身柜上的鎖便買了三個。當然,時間用在那里,成就就在那里,瘦了N斤,形體較以前好了不少,頸椎問題大有改善,雖然和知乎上那些動輒三月半馬,半年全馬的大神們相比不值一提,但好歹也算有所長進。對于又懶又饞的本人而言,如此勤奮真可算難得一見。
二、個人利益是最大的驅動力。
夏天花了2500塊錢辦了張游泳卡,結果店家跑路了,于是開始漫漫維權路,好容易維權成功,自家對健身房這種生物也算正式落下了陰影,和華生一般得了PTSD綜合癥,總擔心上課這家不知何時也會倒下。更別說這家健身房三五不時的搞個店慶活動,更有如神助攻,進一步加深個人陰影,據統計,一年里這家店搞了四次店慶,遠勝于古代官員斂財給太太過生日的次數。
更何況在這等大數據時代,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東西,比如說操課老師每節課的代課費是120元,從植物學的角度說,如果你不去上課,這項人工成本紅利就享受不到了。更別說如果恰好趕上一節課的學員只有兩三個,那么你更是賺到了,相當于以極低的成本上了一節私教課啊你造么。在這等不占便宜就吃虧思想的感召下,自家認真學習、積極上課之心更盛,于是去起健身房來益發有熱情,有行動。
以上,不勵志,沒雞湯,滿滿當當的全是大實話,可能還有點兒負能量,但現實大抵如此,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其實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