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次的筆記中,我提到過,自律是用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那么應該如何使用自律來解決問題呢?今天我們的關注點就是,自律究竟要怎么用,要用在哪里?
一、問題對于成長的意義
在筆記的最前面,我先拋出一個正念,這也是在真自由訓練營第一天的課程中,給我最大收獲的信息點,關于問題的信念:
問題是成長的基石和契機
今天掉過的坑就是明天的護城河
我們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面對問題,而所謂成長,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價值積累的過程,我們通過解決問題實現價值積累,最終收獲個人成長。所以我們說,問題是成長的基石和契機,先要遇到問題,才能建立成長的基礎,才有個人成長的機會。
二、三區理論:
在心理學研究中,人們對于外部環境的認識,可以被劃分為三個區域,即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在舒適區的環境下,問題難度在我們的能力范疇內,我們已經充分掌握了處理相關事務的技能和經驗,做起事來毫無壓力,得心應手。在學習區的環境下,問題難度稍稍超出了我們的能力范疇,具備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我們付出努力,投入資源才能得以解決,在學習區的問題解決后,會帶給我們巨大的成就感。在恐慌區的環境下,問題難度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能力范疇,即使付出相當的努力也難以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會給我們帶來挫敗感。
我們每次遇到問題,其實就是在我們從舒適區踏入學習區或者恐慌區的時候,在我們的自身能力無法得心應手的處理當下的任務的時候。而最適合我們成長的環境,就是能夠讓我們持續提升能力,持續收獲成就感的學習區。
三、自律應該用在哪里
從問題解決到個人成長這個過程,通常可以分為五個環節,即:
遇到問題->問題解決->能力提升->價值積累->個人成長
這其中,“遇到問題->問題解決”正是整個過程中的關鍵階段,在刺激和回應之間做出怎樣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會收獲怎樣的成長。如果在這個階段中選擇了逃避,那么不但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會把我們困在其中,也失去了個人成長的寶貴機會。如果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選擇積極面對,妥善解決,那么后繼的能力提升,價值積累和個人成長就會接繼而來,給予我們豐厚的收獲。
自律,正是應用在這個關鍵階段,帶給我們巨大的勇氣,推動我們直面問題,不再逃避。
四、自律對于成長的價值
在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如果沒有自律,小我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選擇逃避,可能當下會讓自己感覺舒適,但其實問題沒有解決,仍會反復困擾我們,讓我們一直處于痛苦之中。而如果我們能夠實施自律,直面問題,雖然當下會承受一定的壓力,但是當問題解決了,能力提升了,實現了價值積累和個人成長,就可以帶給我們長期的快樂。
所以說,自律,就是在重排痛苦和快樂的順序,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推遲小我的滿足感,考慮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在長短期利益中取得平衡,做出更加有利于自身發展的選擇。
五、短期自律提升表
最后附上短期自律提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