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回顧了吳莫愁在好聲音里的表現,心情有些激動。不是因為她,而是我想起了四年前的我。那時候是大一的夏天,高中同學來我家玩,我們一起看了這個節目。那個時候對音樂選秀還不是很有興趣,也沒有繼續追。
等到總決賽的時候刷微博才意識到這個節目的火爆程度。那時候還很關注張泉靈,因為很喜歡她在北大的演講。她說終于聽懂了莫愁妹妹。微博上大家瘋狂轉載著那首《一個人生活》,姐姐甚至親自轉發給我。初聽覺得有些扭扭捏捏但不失好聽。后來便一發不可收拾,愛上這樣的演繹風格。
大三在朝陽校區的時候,總會在去食堂的路上聽吳莫愁新出的那首《I believe I can》。那時候就是靠著這樣的自我安慰鼓勵自己堅持走下去,告訴自己拿到offer拿到簽證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現在,大學已經完全是過去式了。從美國回來一個多月了,有些憧憬下一學年的生活。但是,更多的是舍不得。就像當初我沒準備好出國一樣,現在的我也沒準備好回國。國內很好,但是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四年前來我家的高中同學已經開始變得不聯系了。好聲音也已經是第四季了,導師,主持人都換了。張泉靈早已經離開央視了。姐姐也結婚并有一個小寶寶了。長春,朝陽校區,我不會回去了。而現在的我,也不擅長自我安慰了。
唯一沒變的是,我又到了申請季。不過這時候我告訴所有人,機會很渺茫,可能不大能繼續待在美國了。有時候也深深覺得自己其實并沒有想清楚讀博這件事。
但是,我暫時不想考慮得那么遠,因為我知道越是嚴肅越是長遠的規劃越容易導致拖延和頹廢。我只想做些小事,改變現階段的生活。很懷念大三暑假在學校自習室里刷題的樣子,想念那時候可以專心學習10個小時。而現在,可以做的只是專心睡10個小時。每次醒來,看到時鐘上的數字,就覺得這一天又毀了,然后繼續睡覺,不想面對現實。我討厭這樣的生活!現在才明白,我從來就不是一個自制的人,只是環境造就了我。我的自律只能來源于安靜的自習室,還有自習室里那些用功的人。我一直以為自己不需要依靠別人,原來恰恰相反。
這么多年,我一直告訴自己,我還是我,一切都沒有變。但是今天我得承認,我的確不一樣了。我看不見自己身上的光了。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思的。我必須離開這里了,趁還來得及,去追回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