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午后,我在公園閑逛,走了一圈后,在一個長椅上坐下,享受這慵懶溫暖的陽光。此時正是櫻花盛開之際,賞櫻之人絡繹不絕。
一個皮膚黝黑,拖著長長馬尾辮,穿紅色手工布鞋,背破舊書包的中年婦女走進了我的視線。
她是一個乞討者,正伸手向一個年輕小伙子乞討,小伙子坐在我對面不遠處的長椅上戴著耳機似在專心聽歌,只抬頭瞄了一眼,沒有理會。
她轉而又來到一個姑娘面前,同樣伸出手,這次加了一句臺詞,接連說了兩遍“好人一生平安”,姑娘將頭轉向另一側,沒有直視她。她站在姑娘面前苦苦哀求,姑娘無奈,起身離去。
多次乞討無果后,她走到一個角落里,正在我的視線之內。她將注意力轉到了鋪在小徑上的鵝卵石,彎下腰去,隨手撿了幾個,看得出她有意在挑選。我內心一震,心思她不會拿這個去威脅游客吧,我可是親眼見過乞討者要不來錢向人身上吐唾沫的。
她將石頭拿在右手中,走向了一個坐在長椅上的姑娘。她伸出左手,在姑娘面前晃了晃,“可憐可憐吧,好人有好報。”姑娘始終沒有理她。
我的眼睛緊緊盯著她的右手,她傻傻站在姑娘面前,我以為她會憤怒,她沒有。約十秒鐘后,她才轉身走向其他人。她竟沒有將撿來的鵝卵石當作“武器”,來威脅姑娘,讓我懸著的心放下來。
說實話,我很好奇她為什么撿那些石頭。到底她將它拿在手中去乞討究竟是不是為了給自己壯膽,給人以暗示,“不給我錢試試,看到我手中的石頭沒。”
她終于走到了我的旁邊,我以為她也會像之前一樣,伸出她的左手,在我面前搖晃,并說上諸如“好人有好報”之類的話語。
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將書包從背后卸下,放在了長椅上,打開書包,將鵝卵石小心翼翼的放進了書包里。
她來到我的面前,從她的表情看,也沒打算從我這里討到錢,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伸出了雙手,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話語。
我本不打算給她錢,但好奇心驅使,我還是從口袋里掏出了幾個硬幣。我將硬幣拿在手中,望著她,她也望著我,不知所以。
我說錢肯定給她,但她能不能回答我一個問題。她茫然望著我,猶豫了一下,目光又落到我手里的硬幣上。
她點了點頭,默認可以。
我咳嗽了一下,竟不知從何問起。
“你撿那些石頭做什么用的?”
她頓時漲紅了臉,仿佛發高燒一般。
我也有點不知所措,忙道:“算了,不想說就算了。”
她低著頭,低聲說了句,“這是帶回去給孩子玩的,玩具。”
她聲音雖小,但我的雙耳經受的震撼卻十分強烈。她是一個好母親。
我把硬幣遞給了她,她接過硬幣,快速離去。望著她步履蹣跚的背影,我感到面熱耳赤,一種羞愧自責感浮上心頭。我后悔問了那句話。
她得到了錢。
我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我們二人卻都不安。
我為我的好奇心感到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