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開篇之前,先來一個簡單的答疑。
上次0-1歲寶寶英語啟蒙第一篇更文之后,有媽媽在后臺提問,因為是一些共性的問題,先做個答疑。
問:給寶寶聽兒歌的時候,是應該一次聽很多首,還是反復聽一首?
答:針對低幼寶寶的專注力不長的特點,其實長時間“磨耳朵”的效率是不高的。
寶寶們學語言的重要方式是模仿和重復,能有效引發寶寶興趣的,需要通過爸爸媽媽的演示。
所以,啟蒙歌曲的曲目不需要很多,大概30-40首就足夠了。爸爸媽媽可以每周提前聽熟悉1-2首兒歌的旋律,想好互動的動作和道具。
一周內,重點針對這1-2首兒歌進行輸入和互動,效果會更好。這方面,其實與跟讀繪本的原理和做法是相通的。
問:我家寶貝已經2歲了,之前沒有接觸過英語,還可以通過聽兒歌啟蒙么?
答:完全可以的。寶寶前期沒有接觸過英語,語音的輸入仍然是啟蒙的重要手段,聽兒歌是很好的方式。
這個年紀,互動的方式跟0-1歲的寶寶有點不一樣,可以爸爸媽媽發出指令,讓寶寶來表演和模仿。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可以通過親子共讀繪本和看英語動畫片等多種方式進行啟蒙。
跟0-1歲的寶寶一起來玩玩指認物品游戲吧
寶寶們學習中文有一個場景:爸爸媽媽推著嬰兒車,向寶寶介紹周邊的食物:這個是小貓、這個是小狗、這是一棵樹、這是一朵花……通過這種有場景的指物互動,寶寶們積累了豐富的詞匯和基礎的句型。
英語的啟蒙,其實也一樣。如果爸爸媽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可以用英語進行同樣的指認物品游戲。
由于我們的中文思維根深蒂固,用英文指認物品時會有幾個誤區,大家記得要盡量避免。
此處大力敲黑板:
一是?不要中英文翻譯。
有的爸媽會擔心寶寶不懂英文,講完英文再給寶寶來一遍中文翻譯。這其實是我們的成年人思維,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沒有建立母語思維即中文思維,確切地說,寶寶連中文都是不太懂的,兩種語言在同步學習,所以根本不需要翻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更容易造成寶寶的語言混淆。
雙語家庭的寶寶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家里爸爸講英語,媽媽講中文,寶寶學會說話后,很自然跟爸爸一起講英文,跟媽媽一起可以馬上切換到中文,可以完全無縫銜接。
二是不要中英文混雜。
同樣的,不要一句話里面既有中文又有英文,中英夾雜。這樣不利于寶寶對兩種語言進行區分,也不利于雙語思維的形成。
三是要注重句子的整體輸入和輸出。
從語言學習的目的來說,學習語言是要完整表達說話者的思想。從語言習得的規律來說,應該在浸入式的環境中習得語言。
無論從那個方面說,句子的整體輸入和輸出,都比傳統的蹦單詞式的輸入輸出要更科學,啟蒙效果更好。
所以,我們在給寶寶指物時要說“It's a cat.”、“This is your bed.”這樣的完整句子。避免只蹦單詞“cat、bed”。
在寶寶能夠回答的時候,也要注意引導整句輸出。
在啟蒙初期就堅持句子的整體輸入,到寶寶能輸出時強調句子的整體輸出,寶寶的口語表達能力會有很明顯的優勢。
有的朋友之前向我抱怨,寶貝在機構里學了不短的時間,單詞也認識很多,連“jellyfish、octopus”這樣不算簡單的詞匯都認識了,可就是沒有辦法說出完整的句子,更不要說用英語進行表達。
這就是這家機構英語教學理念存在的問題。單純給孩子輸入一大堆單詞是比較落后的教學理念了。
英語基礎一般爸媽的指認物品游戲法
有的爸媽會問,如果我的英語基礎很一般,對自己的發音沒有信心,怎么辦呢?
這樣的話,建議使用點讀筆作為輔助工具。爸爸媽媽用點讀筆點讀配套的掛圖、卡片、繪本,與寶寶們進行信息的互動。
注意要選擇大品牌質量好發音純正的點讀筆,圖畫要有一定的美感并且是寶寶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的用品、食物、動物等,能讓寶寶把發音、圖片以及實物聯系在一起。
最后還有一個小技巧:在寶寶正確指認出物品之后要給予寶寶及時的肯定。一個微笑、豎大拇子、一張貼紙都可以,這樣寶寶會更加有自信和成就感,更愿意配合爸媽進行指物練習,也更容易對英語產生興趣。
這些,都為我們下一步開展親子英語的共讀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打下良好的基礎。
0-1歲寶寶英語啟蒙法,到今天就介紹完畢了。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簡單易行?是的,就是這么簡單,關鍵在于每天堅持5-10分鐘。
曾經有個朋友,因為平時工作特別忙,把每天的啟蒙的時間集中在周末一個小時內完成。效果嘛……
這種操作,萌媽也是real服氣的,只是大家千萬別學……
對于0-1歲寶寶的英語啟蒙,如果有疑問歡迎在后臺留言給萌媽,萌媽將會在下一次更新的時候解答。
下期,講的是如何用原版英語繪本對1-2歲寶寶進行英語啟蒙,并且會介紹幾本超級超級經典的繪本,讓寶爸寶媽們可以試著跟寶寶們一起“玩”繪本。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