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賽程中,發生了一場令人震驚的事故:國內頂尖的越野選手在山上突遇極端天氣,氣溫驟降,局部地區出現冰雹、凍雨、大風,導致21名運動員遇難!
追溯原因,選手們竟然是被活活凍死的!在城市中一走出空調房就汗流浹背的人們難以想象,夏天怎么還會凍死人呢?
失溫癥的發生
事實上,人們在夏天凍死并不奇怪,因為人類維持體溫的能力沒有預期的那么強。與其他恒溫哺乳動物和鳥類相比,人類實際上更像變溫動物:他們的皮膚是裸露的,全身既沒有厚重的皮毛也沒有羽毛。為了保持恒定的溫度,人類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必須在身體表面建立有效的隔熱層,身體必須持續產生熱量。
穿衣服可以讓更多的熱量在身體表面停留更長的時間,但如果沒有持續的能量補充,這些熱量不會持續很久。我們所吃的每克脂肪的完全消化能產生9.3千卡熱量,每克糖4.1千卡熱量,每克蛋白質約4千卡能量。這些熱量中有30%~50%用于維持體溫,并以熱能的形式不斷地流失到身體中。這意味著人類必須經常進食和飲水,以確保體溫不會發生顯著變化。
保持體溫非常困難,但“失去體溫”非常容易。只要環境溫度低于他們的體溫,熱量就無法保持,越野賽選手就會被凍死。根據幸存者的記憶,“在海拔1000米的山上,七八股風和雨點像子彈一樣打在臉上。人們站不住,眼睛睜不開。他們把失去知覺的手指放在嘴里很長時間,他們感覺不到。他們感覺自己的舌頭很冷。”這時,運動員患有危險性體溫過低。
體溫過低是指身體產生熱量和保暖能力長期低于散熱能力,導致體溫持續下降的現象。山上的運動員正處于這種兩難境地。山上的溫度很低,許多人仍然穿著夏裝。為了穿著輕便和簡單,他們幾乎不攜帶沉重的衣服和食物。崎嶇的山路人煙稀少,外部救濟和物資不能等待很長時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體溫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處于低溫狀態的運動員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山腳下,因為即使處于亞低溫狀態,也就是當體溫下降到33℃~35℃時,他們也會出現四肢冰冷、嚴重顫抖等癥狀,嚴重疲勞、語言不清、失去理智等。同時,肌肉不受意識控制,人們基本上失去了運動能力。在更嚴重的低溫狀態下,當體溫下降到32℃以下時,人就像一個“活死人”,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沒有肌肉痙攣,脈搏和呼吸幾乎消失,體表冰冷,失去意識等。如果是嚴重低溫,即,患者的核心體溫降至28℃以下,血壓、心率和心輸出量持續下降,最終導致心肺衰竭。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外部治療才能挽救他們的生命。
錯誤的治療會加速死亡
體溫過低的癥狀似乎非常嚴重,但事實上,即使在“活死人”的狀態下,正確及時的治療也能挽救人們的生命。在這場越野比賽中,一群幸存者,如運動員張曉濤,接受了牧羊人的治療。牧羊人把張曉濤抱到山洞里,脫下濕衣服,用被子把他裹了一圈又一圈,還生火給他取暖。后來,其他運動員被聚在一起保暖。體溫逐漸恢復后,他們一起下山,得救了。Shepherd’s behavior是治療體溫過低患者的最佳模式,常用的急救方法,包括心肺按壓、揉搓手腳、喂熱水,將成為“生命提醒”“活死人”實際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心跳和呼吸減慢,以最低的能量維持基本的生理活動;身體將溫血集中到核心器官,以確保內臟器官的存活;四肢和體表的血液循環基本上是封閉的,形成了一層“保溫層”來保留余熱。在這個時候,如果你盲目地按壓心臟和肺,揉搓你的手和腳,就會適得其反。破壞“絕緣層”將繼續流動冷血,降低血壓,進一步降低核心體溫。冷血流回心臟,增加心臟負擔,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臟病和心臟驟停。
喂熱水也有很大的風險。熱水帶來的溫度是杯水車薪,但副作用很大。熱水會劇烈擴張血管,導致低血壓,進一步降低核心體溫,并可能導致復溫性休克。患者只有在意識恢復后才能補充含糖溫水。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悲劇,錯誤的治療導致了體溫過低患者的死亡。為了治療失去知覺的隊友,登山隊員們不斷地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并摩擦她的手掌和腳掌。結果,患者最終直接流鼻血并嘔吐,最終未能醒來。
如何預防和正確判斷
當然,外部治療是保護生命的最后手段。如果你想避免在炎熱的天氣里“凍死”,首先要做的是防止體溫過低。上山遠足時,應提高風險意識,提前查看路線上的天氣,知道暴風雨即將來臨時,應盡快找到避難所或搭建帳篷,待天氣穩定后繼續離開;調整你的配速,減少出汗。汗水的蒸發會帶走更多的熱量;穿上防風透氣的防風衣。防風衣是由有許多微孔的布制成的。每個微孔的直徑比一滴雨水的直徑小得多。雨水不能穿透服裝材料,在雨雪環境中能保暖;攜帶足夠的食物,隨時食用高熱量的碳水化合物;最好與他人同行,并提前告知親友行程和路線信息;等等。
如果你由于各種原因進入低溫狀態,盡快判斷你的不適癥狀,在失去知覺前及時停止體溫下降,也可以提高存活率。人們可以通過是否能獨立控制震動來判斷自己是否失去體溫。如果他們能控制肌肉停止顫抖,他們可以判斷這是輕微的體溫下降;如果你無法在自己的控制下停止顫抖,那就意味著中度體溫下降。
另外,只要是在寒冷環境中出現了行為和言語異常,比如像喝醉酒一樣無法走直線、進行簡單的數學計算也存在困難等,就應懷疑自己或隊友已經存在失溫癥,如果已經失去自我行動能力,意味著已經進入了中度至重度失溫狀態。此時,尋找擋風遮蔽物,做好保溫工作,同時發出求救信號就是最后的自救方法。
人類并不是萬能的,人類在大自然中十分渺小,無論何時,都要對自己的能力保持清醒的認知,敬畏自然,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