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兩歲的時候開始迷上玩拼圖,于是在網上買了好多張給她,其中一張叫作《小豬佩琪》的拼圖引起了我和女兒的注意,它的簡單、形象、可愛頓時俘獲我們母女倆的心。然后通過網絡搜索,知道了這部轟動一時的動畫片——《小豬佩琪》(又名《粉紅豬小妹》),看過之后更是成了我們全家人的最愛。
而且,每次出門,滿大街幾乎都是帶有佩琪形象的東西,印有佩琪的體恤、佩琪的鞋子、佩琪的公仔、佩琪的玩具槍、佩琪的書包……應有盡有,可見這一卡通人物在孩子們中的受歡迎程度。
那么,《小豬佩琪》為什么能如此受到大人和孩子的喜愛呢?我想,原因有四:
1. 畫面簡單,人物簡單,生活氣息強
《小豬佩琪》每一集只有五分鐘,短小輕松,不會讓人感到疲勞,而且比起那些畫面沖擊感強的超能力、變身等對抗類的動畫,它的畫面干凈簡單,每一集都圍繞佩琪一家的生活來展開,特別接地氣。
更重要的是,在《小豬佩琪》里,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正面而積極的形象,每個人都是友好和快樂的,最大限度的貼近了孩子們那個美好而單純的世界。
2. 把說教變為潤物細無聲的滲透
在《劃船了》那一集里,小豬佩琪和很多小朋友都在一個小水池里玩自己帶來的船只。喬治帶來了發條船,小羊蘇西帶來了電池快艇,小狗丹妮更神氣,帶來了一艘蒸汽玩具船。小兔瑞貝卡來了,可是她什么都沒有帶,于是只得默默的在一邊看大家玩。
豬爸爸看到了這一切,他對瑞貝卡說,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送你一艘小船。只見豬爸爸從雜志上撕下一張紙,做了一艘紙船送給瑞貝卡。瑞貝卡用嘴一吹,小船就飛快的到達了水池的對面,引得其他孩子也紛紛向豬爸爸要紙船。于是豬爸爸給每個孩子做了一艘紙船,大家一起比賽,直到累得躺在草地上哈哈大笑。
在這一集里小朋友會有些攀比意識,小兔瑞貝卡一開始還很低落,但豬爸爸全程沒有說教,而是用實際行動化解了孩子們這一正常的情緒,不知不覺間還讓孩子們學會了分享與大膽嘗試。
還有一集《堂姐克洛伊》里,佩琪的堂姐克洛伊來了,兩個女孩兒開始玩各種游戲,但是有好幾次佩琪提出的游戲,都被克洛伊以“那是小孩子玩的游戲,我現在是大姑娘了”為由拒絕了,當佩琪最喜歡的跳泥坑的游戲也被堂姐拒絕時,很明顯她感到了失落,而克洛伊雖然也想跳泥坑但礙于自己是大姑娘的理由而不肯讓步。就在這個時候,豬爸爸來了,他說:“雖然我是大人,但我依然喜歡在泥坑里跳來跳去”,于是撲通一下跳到泥坑里開始上跳下跳。接著豬媽媽和喬治也跳了下去,看到大家那么開心,佩琪和克洛伊也終于放下內心防線,遵從自己的內心玩她們想玩的游戲——在泥坑里愉快的跳來跳去。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每次豬爸爸和豬媽媽面對孩子們之間的不愉快都不會簡單的說教或評論對錯,而是身體力行的用智慧把矛盾變成另一個愉快和奇妙的游戲,不動聲色的把孩子的壞情緒趕的遠遠的。
3. 夫妻相處的完美教科書
看過《小豬佩琪》的人大都會被豬爸爸與豬媽媽的感情所打動,溫柔平和的豬媽媽總是寬容諒解粗心大意的豬爸爸,而平日里憨憨的豬爸爸也總是尊重豬媽媽的意見,偶爾制造一點驚喜。
比如在《豬媽媽的生日》這一集里,豬爸爸一大早就給豬媽媽做了美味的早餐,并帶上佩琪和喬治一起祝豬媽媽生日快樂。飯后,佩琪把媽媽帶到客廳看雜志,然后和豬爸爸、喬治一起做生日蛋糕,佩琪問:“媽媽幾歲了?”豬爸爸趴在她耳邊說了一個數字,佩琪喃喃道:“好老啊”。豬爸爸卻說,這是個秘密,我們就給媽媽插三根蠟燭吧。
接著,豬爸爸帶領喬治、佩琪一起用彩旗和氣球把客廳裝扮的漂漂亮亮的,等豬媽媽和豬爺爺、豬奶奶一進來,大家齊聲祝豬媽媽生日快樂。然后,豬爸爸把孩子們托付給豬爺爺和豬奶奶照顧,自己則穿上西裝帶著換上新裙子(豬爸爸送的生日禮物)的豬媽媽一起去看戲劇了。
而豬媽媽對于豬爸爸稀里糊涂的性格以及偶爾的任性也表現出極大的寬容,總是盡量給予信任與支持。比如在《餡餅》那一集里,豬爸爸在豬媽媽明確告知他不會做餡餅的情況下,依舊堅持自己來做一張餡餅,結果因為失誤,餡餅被拋到空中并粘到了天花板上,但豬媽媽并沒有責怪豬爸爸,而是想到通過在樓上使勁跳來讓餡餅掉下來的解決辦法,并最終通過她和孩子們的努力,讓豬爸爸吃到了他做的餡餅。
丈夫尊重妻子,妻子體諒丈夫,夫妻互敬互愛,孩子也從中學會愛與尊重,這應該是很多家庭都向往的家庭氛圍,而《小豬佩琪》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完美呈現了人們內心的這種渴望。
4. 二孩家庭成功模式的完美呈現
佩琪與喬治,一對性格各異的姐弟,在一起總免不了發生摩擦,但每次豬爸爸豬媽媽以及豬爺爺豬奶奶都會或擺明事實、或用其他方式轉移孩子們注意力的方式緩解矛盾。
比如在《喬治的生日》一集里,喬治一大早就把全家人都吵醒了,引得佩琪連連抱怨:“喬治,你把我吵醒了”。這時只聽豬媽媽溫柔的對佩琪說:“可是今天是喬治的生日,上次你過生日時不也五點鐘就把大家叫醒了嗎?”于是佩琪放棄了責備喬治,轉而對弟弟說:“生日快樂,喬治”,然后一家人一一送出為喬治準備的生日禮物。在這里豬爸爸豬媽媽沒有怪喬治把他們吵醒,也沒有責備佩琪一開始的對人對己兩套標準,而是婉轉的告訴她,今天是喬治的生日,我們都要配合他。
在這一點上,豬爺爺做的也很好,比如在《蝴蝶、小蟲與青蛙》這一集里,佩琪喜歡上模仿蝴蝶,當喬治也想扮做蝴蝶飛來飛去時,佩琪卻告訴他:“你不能當蝴蝶,蝴蝶是我喜歡扮的”,惹得喬治開始大哭。這時豬爺爺走過來告訴喬治:“當我是個小男孩時就喜歡做毛毛蟲”,說著他還真的躺在地上教喬治怎樣扮做毛毛蟲,結果爺孫兩個玩的超愉快,以至于一旁的佩琪也要求和他們一起做毛毛蟲。最后,他們又發現一只青蛙,并學著青蛙的樣子一起在泥坑里愉快的跳來跳去。在這里,當矛盾產生時,豬爺爺沒有責備佩琪不讓著弟弟 ,而是用幽默的方式吸引喬治的注意力,把他引到另一個快樂的園地。
結束語
《小豬佩琪》啟示我們,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不一定要有多么好的物質條件,但一定需要一對互相有愛的父母及其正面積極的影響,而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斷增長愛的智慧,才能把陽光灑向孩子成長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