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一位育兒基本靠“想當然”,面對孩子又暴力,又沒有耐心,又要求孩子必須聽話的另一半,總之育兒觀念和你的差別很大的另一半,各位寶媽是怎么做的呢?
豬媽媽是各種碎碎念+一起看動畫片。
其中《小豬佩琪》是豬媽媽用得最成功的“寶典”。
小豬豬三歲多一點的時候我們家接觸到了小豬佩琪,那只粉粉嫩嫩的小豬佩琪不僅俘獲了小豬豬的芳心,豬媽媽也跟著看得津津有味。而且,這部片子后來竟然成為豬媽媽向豬爸爸灌輸現代家庭親子教育的經典教材!!
我想很多新手爸媽可能都遇到過豬媽媽當年遇到過的問題,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爸爸對我們種種行為的不理解。
剛出生孩子哭哭哭,豬爸爸撇下一句能不能不讓她(他)哭了,媽媽頓時各種翻白眼再來一句你有本事你上;
孩子剛剛會走了,伴隨的各種手上動作的“敏感期”到來,走哪兒扒嘛兒,凡是手能夠的著的地方都要把拉下來。當媽的除了把東西能藏的藏好,不讓孩子受傷,還要跟在后面不停地撿撿撿。大處女有潔癖的豬爸爸各種撓頭不滿生氣,“孩子都這么大了,怎么這么淘氣!看吧東西弄得亂的!她要不是我女兒,我早提著腿給扔出去了”。豬媽媽頓時火大“你扔扔試試,你這么大的時候還不如小豬豬!‘’(難道處女座男人都這樣?)于是各種唇槍舌劍,你來我往。
小豬豬兩歲開始入廁訓練,開始總是尿褲子,是的,到兩歲半的時候還是會尿褲子,每次看到小豬豬尿褲子,豬爸爸就會不由得火大“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想尿尿的時候要和大人講”,豬媽媽揣著“小孩子神經還沒發育好”的理論跟豬爸爸講半天,豬爸爸不但不領情,還說“你就護著她吧”。
最離譜的是,小豬豬一生氣或者害羞就會不由得打別人一下,每次小豬豬打豬爸爸,豬爸爸都會重重的還手回去,并且鄭重地和小豬豬說“你打我我就會打你”,我能再次聲明這是小豬豬的親爹么?可知道這時候為娘的心!!
剛開始豬媽媽不講方法,看著不順眼當著小豬豬的面就會制止或者和豬爸爸爭執起來,后來發現小豬豬對豬爸爸很排斥,嚴重的時候根本不讓豬爸爸抱或者接觸,本來就很黏媽媽的小豬豬變得更加黏媽媽!
豬媽媽很愧疚。
原來生養孩子真的不比上學讀書工作容易多少。豬媽媽沒有經驗可循,覺定拿出念書時的精神,讀書!要想說服豬爸爸就要有理有力有節!各種育兒書,共眾號,豬媽媽認認真真地去閱讀。
好嘛,看到一片講孩子打人的文章,趕緊見縫插針跟豬爸爸說:你看人家專家說了,孩子打人有很多種原因,有時候他們只是在用這種方式探索世界……我能說,我是在給豬爸爸進行洗腦嗎?
其實,我不怪豬爸爸,因為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對他(她)的影響真的太大了。豬爸爸從小生活在一個爸爸媽媽都特別嚴厲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親從小對他的教育就是要聽話,對,聽話!
聽豬爸爸說他很小的時候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他的父母吊起來抽鞭子!此處省略一萬字,家有嚴厲父母的會懂得。(唉,所以這也是豬媽媽全職在家的主要原因。)
所以,豬爸爸常說:我對小豬豬已經是很“仁慈”了。
想要改變一個人從原生家庭帶出來的觀念,真的比登天還難。
但是為了小豬豬和小小豬,豬媽媽也是拼了。除了改造自己(看書,看各種育兒公眾號,向有經驗的寶媽學習),還要改造豬爸爸!
這個工程不可謂不浩大!因為到現在不僅豬爸爸是個“半成品”,就連我這個“師傅”也是半瓶水。
但是,豬爸爸似乎很不接受豬媽媽的各種育兒“學說”呢,每次讓豬爸爸看哪本育兒書,豬爸爸總是說“工作太忙”,豬媽媽心里各種無語。
后來看到小豬佩琪,豬媽媽就好像有了救星一樣。
對于小豬佩琪跳泥坑,豬媽媽真覺得簡直是神一般的設定。
一.小豬佩琪跳泥坑專治有潔癖
對于豬爸爸這樣有潔癖,看不得孩子“臟亂差”的人,在沒有給他看這部動畫片更好的了。
我想,沒有孩子不喜歡水泥沙的,小豬佩琪里面跳泥坑這個情景的設定大大滿足了孩子們對這種渴望。其實在豬媽媽看來,跳泥坑更像一種深刻的隱喻,就是那種臟臟的但是沒有什么危險危害的事物,我們到底要不要孩子接觸,如果孩子們接觸了,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有什么樣的態度
豬爸爸的標準答案是:打打打。
看到小豬佩琪跳泥坑我忍不住對豬爸爸說:你看小豬佩琪也會把自己弄的臟臟的,但是小豬佩琪爸爸的態度更值得我們學習。
豬爸爸很溫柔滴說:It's just mud.誰不希望有個這樣的老爸呢?比起豬爸爸看見小豬豬臟兮兮的小手就陰沉的臉,佩琪爸爸才叫暖心呢。
二.小豬佩琪高素質爸爸媽媽值得我們學習
最初看這部片子,我和孩子一樣,看個熱鬧,覺得很開心,很好玩。特別是佩琪,有禮貌有教養,語言能力好,是個很優秀的孩子。對弟弟喬治也很好。
可是看的遍數多了,才覺得,這片子更應該給爸爸媽媽們看。
如果仔細看,不難發現小豬佩琪爸爸媽媽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并且多才多藝。
小豬佩琪媽媽爸爸都會跳芭蕾,會有自己擅長的樂器,會游泳等。小豬佩琪媽媽還會講法語,真的是位很優秀的媽媽。小豬佩琪爸爸工作也很好,有周末,會陪孩子們郊游游戲跳泥坑。(佩琪爸爸還是跳泥坑大賽冠軍)
每當看到這些,我都會跟豬爸爸講,看看人家爸媽多么優秀,咱們也得好好加油呢。
三.教育中我們缺乏機智和幽默
但是再看小豬佩琪爺爺奶奶,就知道小豬佩琪爸爸媽媽為什么這么優秀。是的,他們的原生家庭就很棒。
記得有一集是講鸚鵡波利,小豬佩琪教了鸚鵡一句話I am a noisy polly(我是吵鬧的波利),小豬佩琪奶奶聽到后大吃一驚,但是豬爺爺拍了拍她的背,豬奶奶哈哈大笑,隨后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我在想,如果是我們家遇到這種情況長輩們會怎么反應呢
情景設定一下:
姥姥姥爺:教的啥呢這是!
爺爺奶奶:這是誰教的!
豬爸爸:你教波利說這干啥!
孩子的事情,有時候是不是哈哈一笑更好呢?
是的,都說投胎是件技術活,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我們的原生家庭,我們的孩子沒有辦法原則讓誰當他們的父母。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多些自覺,少些盲目。原生家庭不好,不怪你;但是不肯成長,卻是你的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