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長假還沒有結束,絕大多數人還處于休息的狀態。不過在這樣的過程中,多數人還是覺得很疲憊,每天雖然不上班,還是覺得昏昏沉沉的,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過年中我們更多干的事情就是拜年,或者去商場、去電影院、去公園。沒事忙乎了一天,回來以后往往并不感覺到特別充實。
比起平日工作的時候,我們現在每天早上可以很晚的起,算起來睡眠的時間足夠保證,但是感覺到解乏了嗎?往往也不是!
這里面我們就要說一下休息。那么真正休息的含義是什么?休息的方式對嗎?難道就是好好睡個懶覺,痛痛快快地玩一次,或者到KTV狠狠地唱一宿,這樣算休息嗎?
很明顯,這樣往往并不能達到效果。這樣折騰一次,們依然覺得很累。正如上班的時候,到了雙休日我們這樣做一回,周一上班的時候是非常累的,可是規律的上幾天班后,我們往往逐漸恢復了精神狀態。從這里我們就要體會到,規律的作息和交替的生活才是休息的有效方式!
當然,嚴格準確的來說,對于休息,我們要針對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分開來說。
一、腦力勞動者
腦力勞動者如寫文案,寫文章,這樣的工作當經過了一天以后感覺非常累,這個時候如果第一反應是想好好睡一覺,其實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效果。
因為對于腦力勞動者來說,工作的時候大腦皮層是處于興奮的,而身體卻處于一個相對抑制的狀態;對待這種疲勞方式,睡眠往往起不到休息的作用。除非你是熬夜加班,連正常的睡眠時間都還不夠,此時補充睡眠是需要的。
那么腦力勞動者應該怎么休息呢?有什么辦法才可以達到休息的效果呢。答案不是你停下來睡覺,而是改變你神經興奮的區域,如聽音樂、干家務、做運動等等,總之,做一點輕松的事情,不需要特別費腦的事情都可以達到積極的休息效果。
大腦在工作的時候神經細胞活動的區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一直在思考一類問題,過一段時間思考另一類問題,也往往可以達到休息的效果。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上學的時候,往往上午四節課會安排不同的課程,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交替進行,只要課程的內容不重復,交叉進行,對于學生是不會產生厭煩和抑制效果的。
二、體力勞動者
對于體力勞動者而言,疲勞主要是由于身體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也就是乳酸在體內堆積,需要通過睡眠休息來促使乳酸進行代謝,所以此時休息、睡覺很有必要的。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就明白了,對于腦力工作者而言,休息的方式是不必停下來,只是換一個活動內容去做就可以了。
比如,沒必要去唱那些無聊的口水歌,看上一小時的小說。
不要去酒吧做無謂的閑聊。早睡早起去跑跑步,去看看早起鍛煉的人們,你會發現晨間的生活跟夜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抑或收拾收拾自己的家里或者辦公室,做一做斷舍離,也許無意發現了一件遺忘已久的東西,清理自己的思緒與生活。
總之,良好的休息就是去干另一件事情,而且讓自己動起來,不要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