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拜拜,車車”女兒今天出門每次下車就會跟車告別。乍一聽到覺得有意思,好可愛。和“沒有生命”的物品還互動。
到家記錄今天的親子活動,回想間我又有了新的感觸——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越來越難感動?好像是覺得自己長大,認(rèn)為熟悉了人情世故。那時聽的看的怎么都覺得全是套路,冷眼旁觀,好像一個紅塵外看客,覺得自己通透高深的不行不行的。
又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開始對周圍格外敏感容易感動?好像是懷孕五個多月左右,第一次明顯感受到肚子里的小東西與我互動,在肚上鼓出一個小包,一下一下,讓我清楚看到。
如果說之前的不感動是源于不相信,那么如今的感動就是又開始相信——風(fēng)會歌唱,云會笑,小汽車瞇眼,花哭了……
相信,就會感動。
原來,自己曾經(jīng)那些不叫敏感,如果非要加個敏度,那只能算是個敏心眼。因?yàn)槭軅淖晕曳烙€是最慫的方式——躲起來。
不相信,其實(shí)就是一種逃避。
對我來說,“不相信”就是一種害怕的體現(xiàn)。因?yàn)椴恢廊绾蚊鎸Γ绾谓鉀Q,如何釋懷,等等等等,于是,我選擇了不相信,發(fā)現(xiàn)這簡直就是個萬能公式,可以套用一切我當(dāng)下無法解決的問題。
我的懶惰也有此滋生,一勞永逸的處理起來所有可以被套用的問題。直到自己周身冰冷,凍得不行,還渾然不知為什么會這樣。
現(xiàn)在的自己,不會再怕面對問題,開始主動學(xué)著迎難而上,開始試著對問題追根溯源,開始不用萬能公式,也開始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如此,真的,體會到,有美好。
謝謝寶貝,謝謝相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