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第4季終于開播了,第一期的辯題是“要不要做單身媽媽”。觀眾選擇的結果是會做38,不會做62。這其實是大多數人的心態,說明單身媽媽在大眾眼里,還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
大王作為反方第一個陳述觀點,她說,她連單身都不想做,怎么可能做單身媽媽呢?她怕自己忙著戀愛,沒有辦法顧及孩子。她最后的落腳點是,單身媽媽很堅強,怕孩子因為心疼自己,比自己更堅強。
范恬恬作為正方,說自己產生了生殖的沖動。她想生一個孩子,把愛給他,周圍的人都反對她,她便更想要去做這件事。她說只要自己去愛孩子,也可以給他完整的愛。
劉楠作為新奇葩,作為霸道總裁,作為一個媽媽,用她自己的經歷和現實生活中的困難論述了做一位單身媽媽有多難。環境還沒有準備好,政策法規還沒有準備好,職場配套也沒有準備好。單身媽媽更有可能經濟條件不足。“所以,當你選擇一條難走的路的時候,記得要給自己多準備一點盤纏。”
董靖則發現了劉楠的邏輯錯誤,是把媽媽帶孩子的難,替換成了單身媽媽帶孩子的難。她說她要站在被單身媽媽養大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孩子不是市民王先生,而是她本人。她的父母離婚,媽媽自己帶大了她,為了她努力工作和賺錢,成為當地有名的戲曲演員,也把女兒董靖撫養成優秀的女兒。
她的故事感動了現場的很多人,比如大晴,把假睫毛都哭了出來。
但是董靖的辯論還有漏洞的,她講述的單身媽媽是離婚之后被迫的,而不是主動選擇。肖驍更是坐不住,選手發言結束后,坐在第二排的他,站了起來。
他說,“我可以接受一個女人,沒有男人也可以過得很好,我也可以接受一個孩子,沒有爸爸也可以健康地長大,但是我沒有辦法接受的是,董靖在看到,在我了解到我的媽媽做單身媽媽的那段期間,那么辛苦,還告訴你們自信一點。我沒有辦法接受這個。”
張泉靈在結束的時候有點破了音,她首先說,無論爸爸是否在場,很多時候,媽媽都是單身媽媽,因為爸爸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女性是完全有能力做單身媽媽的。另外,大量數據表明,單身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并沒有明顯的性格缺陷。對孩子影響最差的,其實是婚姻結構完整但是充滿了矛盾的家庭。
不得不說,全場表現最優秀的其實是蔡康永。他一個人,將對方一整個團隊的辯論否定,對方一直在呼喚愛,而辯題是要不要做單身媽媽。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不是在離婚之后,能不能做好單身媽媽的問題。
除了辯論的技巧和勝負,除了節目中搞笑和廣告,作為觀眾,我們能看到,節目在娛樂的同時,也在引領著觀眾思考一些很現實的問題。
當你真的想做單身媽媽的時候,環境不允許,你應當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利,而不是等到環境具備了再行動。因為你等不起,也因為你的妥協,環境永遠不會成熟。在辯論中,可以這樣理想地去設定,但是,實踐中,真的去嘗試是需要勇氣的。
要承受世俗的眼光,要克服環境的限制,要獨立承擔工作的辛苦與撫養孩子的艱辛。哪有動動嘴皮子那么簡單。
雖然辯題討論的不是不幸的家庭是否要離婚的話題,但是節目的確涉及到這個內容,也讓人思考這些不幸的家庭為何會存在?很多夫妻,已經沒有愛了,還苦苦維護著表面完整的家庭,就是為了孩子。但是,在不幸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卻深受其害。愛他的父母,心是為了他,事實上卻害了他。
無論節目怎樣,生活都要繼續。選手們如果掉換位置,就可以說出跟之前完全相反的觀點,但是生活不能倒帶。但愿我們以愛之名,做著愛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