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到底怎么回事?看你垂頭喪氣的樣子,問你咋了,你又不說,你到底想干啥呀?”? ? ? ? 媽媽對13歲的女兒厲聲吼道,女兒這樣已經是第二天了,她一定是被氣到了極點!
“我不想和你說,你不懂!”女兒說罷,“砰”地一聲關上了房門。
冷冰冰的房間只剩媽媽一人,那失魂落魄的樣子著實令人心疼?!芭畠哼@是怎么了,徹底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前她是那么陽光活潑,學校有什么事都會巴拉巴拉和我說,可現在呢, 幾乎都不和我交流了。她最近看起來情緒很低落,問她到底怎么了,她竟然說:“別煩我”!” 情難自已,媽媽黯然神傷、留下眼淚。
愛女如她,調整情緒,媽媽隔著門,對屋里的女兒說:“你能不能說話呀,聽話,開門!”
“我不想談這件事”,女兒沒好氣地回了一聲,然后不再說什么。
02.
女兒已經13歲了,青春期的孩子總是一副藏著許多小秘密的樣子。
女兒最近看起來情緒很低落。我決定一探究竟,噓!
媽媽端著一杯牛奶,輕輕走到女兒房間,:“丫頭,你最近看起來很不開心。不管發生了什么事情,應該有些事情讓你覺得很糟糕吧!如果你愿意,我非常樂意當你的傾聽者?!?/p>
接著,眼淚從女兒的臉頰滾落下來,慢慢地,她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媽媽聽完,說道:“寶貝,這的確很糟糕。發現你一直相信并且視為朋友的人,結果不是真正的朋友,真的很受傷害。”
“她們怎么可以這樣!”女兒說完哭了一會兒。
媽媽媽媽和女兒花了很長時間討論“真朋友”和“假朋友”,以及他們的區別。過了一會兒,女兒的情緒好轉很多。
你和孩子有代溝嗎?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會有許多小秘密,情緒經常波動很大。家長們時刻想著關心孩子別犯錯,想著和孩子無話不談,為什么現實有時卻戛然相反呢?
和孩子的相處猶如談判,掌握不好技巧,很容易就陷入死局。故事一,媽媽反復詢問女兒怎么了,如果不搞清楚,她真的會憂心忡忡吃不下飯的,可是女兒就是不愿意說。結果兩敗俱傷。故事二,媽媽也看出了女兒情緒低落,她的方式更彰顯“尊重”和“自由”。她認同女兒的感受,并且告訴她可以自由表達。女兒就有機會敞開心扉,接受成人的觀點。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心態和立場,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設身處地為她著想。不能為了自己省心,牢牢把孩子的一言一行控制住。少年維特也有煩惱,愛的博弈,關鍵在于你(家長們)如何說,怎么聽!